营进出口业务,而法兰西银行则退出了对外贸易领域,专营法国国内市场。
经过欧洲银行的支持,法国对外出口迅速恢复,而且通货紧缩情况下,法国产品拥有极强的价格优势,法国丝织品不但在北非垄断经营,而且开始进入地中海南部和黑海。中国则向法国出口大量的机械设备,经济危机后转型的中国机械行业,不但完全满足了本国市场,已经开始拥有向外大量出口的能力。用澳大利亚铁矿冶炼的优质钢材,开始席卷法国市场,不管是价格,还是质量,都远胜此时的德国和英国钢铁。
普法战争的失败,彻底激发了法国人内心深处的民族情绪,“法国如果不伟大,就不成其为法国”,在这种情绪的刺激下,法国人感受到了强烈的耻辱,这种耻辱,比败于英国,败于俄国要强烈的多,因为他们败给的是一个小国,一个被法国虐了几百年的小国普鲁士。
于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虽然依然保持了严重的内部斗争,但在军事改革问题上,却难得的一致,“复仇是战败者的法则”,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就是复仇,这些观念深入人心。
法国的政治势力形成了这样一种平衡:经济上开始实行保守主义,政治上开始追求复仇主义,同时压制君主派和革命派。经济保守主义,坚持较少的干涉,维持经济的宽松政策,政治上的复仇主义,激励民族情绪,借此压到民众对革命和皇权的痴迷。这种复杂的结构,尽管冲突很多,但却基本平衡,因此历史上的第三共和国难得的保持了长期执政。
在发展经济和对德复仇两种观念的刺激下,很快法国政府就退出了雄心勃勃的铁路建设计划,要完善法国铁路网,一方面是为了经济,另一方面则是看到了德国铁路动员能力的强大,相比之下,法国的铁路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战争开始后,德军立即动员,一切井井有条,每一节列车都被填满,每一个车站都有充足的食物,所以列车都正点到达。一周时间就运送了超过50万军队和装备到前线的各指定位置,巴伐利亚铁路也同样有效的运作着,普军信心满满,称自己的列车为巴黎特快。
法国政府决定重新打造铁路网,甚至将干线收归国有,这都需要庞大的资金。这些资金欧洲公司也愿意提供,帮助法国融资。这对于目前财政困难的法国来说,无比的重要。
中国为什么要帮助法国呢,真的只是友谊吗?
其实周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德国施压。
几百年的争霸,已经让法国彻底失去了争霸欧洲的可能,法国不可能扮演一个欧洲破坏者的角色。唯有短期内激情燃烧,将民族和国家能量彻底爆发出来的德国有这个势头。
所以只要法国迅速恢复国力,对德复仇的情绪促使下,德国人就不敢过于保守,他们必须在争霸这条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至于反对德国争霸的俾斯麦,他在大势面前也只能让步,或者被取代。
法国越强大,德国就必须继续强大,双方都大规模的扩军备战,拉拢盟友,最后欧洲不爆发大战才怪。
问题是这场大战的规模,是否足以摧毁欧洲文明,是否足以让中国成为欧洲的拯救者,以救世主身份登临欧洲,这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首先欧洲的平衡还需要进一步打破。法国是用来给德国施压的,但法国不可能是德国的对手。法国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斤两,所以法国肯定会像历史上那样,寻找盟友。他们既然愿意放弃跟中国的同盟,就是明白在欧洲战争中,距离太远的中国帮不到他们。他们肯定会寻求俄国的同盟。
德国则会跟奥匈帝国结盟,德奥对法俄,两大军事集团如果按照历史上那样厮杀的话,依然会旗鼓相当。俄国是否会爆发革命,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很不明显。美国会不会参战,也为时过早。英国的态度是什么,这些都是巨大的变数。
其中美国在未来五十年之内,在他们解决内部南北分歧之前,都不会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英国的态度则无法影响,唯一能控制的,是俄国的变化。
俄国问题,让周琅极为头痛,因为自从女沙皇登基之后,俄国的政治进程就脱离了周琅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