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传遍了所有电报线连通的地方。
各地政府收到女沙皇的命令,尽管没有总参谋长穆拉维约夫的签署,甚至只是电报,而不是完整的有所有签字,盖章的动员命令,但也有大半地方政府选择了服从,因为他们清楚女沙皇的处境,知道在莫斯科被包围的紧急状况下,让女沙皇弄出完整的流程是不现实的。这些选择效忠的地方,他们动员起来的兵力,也超过两百万人,可以说绝对碾压康斯坦丁叛军。
周淳又提出了一个建议:“不如我们去亲征如何?”
周淳认为,此时女沙皇夫妇亲临前线,有助于鼓舞军心,而且俄国君主有亲自领兵的传统,如果女沙皇以一个女人的身份都能亲临前线,那对战争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赵让还是反对,他认为不管是女沙皇还是周淳,都不能冒险。他还拿出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例子,认为女沙皇是没有亲征传统的。
他提出:“不如改迁彼得堡如何,哪里是故都,而且终于沙皇陛下。陛下坐镇彼得堡指挥战争,也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女沙皇还是接受了兵部的建议,她此时有些慌乱,她显然还没有成长到叶卡捷琳娜那种程度,或者叶卡捷琳娜那种女人,本就是有天赋的,不是谁想成为就成为的,哪怕拥有同样的机缘,同样的条件,俄国也只有一个叶卡捷琳娜二世,就好像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就出了一个武则天一样,有机会的女人何止千万,有能力的女人也何止千万,但叶卡捷琳娜和武则天却无法复制。
其实女沙皇留在乌拉尔或许更合适,在这里可以跟平叛的指挥中心保持紧密的联系,情况很明显,俄国后备军即便动员起来了,他们的战斗力也是存疑的,一来武器装备不足,二来军事训练仓促,这些在乌拉尔都不是问题,这里的军备一直很紧张,一直保持着随时打仗的状态,这次平叛乌拉尔军将是主力,俄军后备军只能是辅助。
女沙皇完全没有必要去彼得堡,跟主力指挥中心分开,而去指挥后备軍队。这会让平叛形成两个指挥中心,而且会造成主力和辅助之间配合的紊乱。
但她已经失去了谨慎的思考能力,她听从了赵让的建议。
援军在政变发生的三十天后,就借助铁路等交通工具,抵达了莫斯科郊外,开始跟包围莫斯科的康斯坦丁叛军对峙。经过十天休整之后,向叛军发起了反击,乌拉尔軍队不弱,叛军也不弱。在防守强于进攻的时代,乌拉尔軍队没能打破康斯坦丁叛军的阵地,就好像康斯坦丁叛军一直没能攻陷莫斯科一样。
莫斯科会战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复杂的消耗战状态,莫斯科掌握在女沙皇势力手中,周边是康斯坦丁叛军建立的包围网,外面却有乌拉尔的援军,说同心圆状态还不准确,此时算是夹心饼干状态。
陷入相持之后,赵让认为不应该急于进攻,他打算继续增援,对围城叛军进行反包围,计划动用总兵力高达五百万人,以五百万人围攻康斯坦丁的五十万人,十则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