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随着知门下省事名号的出现,宰相实权也开始逐渐从左右仆射手中,流向较低品阶的职事官员。
政事堂最初设立的初衷还是减少三省的摩擦,协调其间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中书和门下二省的纠缠不休,于是便将二省合在一起议事,故政事堂又称门下中书。
在太宗晚年,政事堂多少带有一些议政、审议甚至是执行集中性质与混杂的色彩,李世民时的政事堂,还并没有形成宰相集议超然的专职议政性质,与行政并未分开。
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衔的出现,让政事堂里的宰相不再只是三高官官,这个时候,那些经验丰富的老臣也能当个顾问,继续发挥余热。一些低阶的官员,也一样有机会拜相入堂。
这为皇帝平衡宰相之权,大开方便之门。
李治初继位,以国舅、顾命元老长孙无忌主持朝政,而当时长孙无忌以中书令知三省事,这也使得中书省的地位开始提高,虽然此后长孙无忌改任为侍中,但时间很短,李绩继任中书门下后,他在宰相之中资格最高,威望最高,于是李治进一步的下旨把政事堂移到中书省,于是门下中书改为中书门下。
都说明依照制度,皇帝的诏书必须经过政事堂宰相商决附署,方能生效。不但如此,李治还取消了尚书仆射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衔,实际的让尚书仆射不得干预政事堂会议,尚书高官官便退出了政事堂,尚书省也成为了专门的执行机关。
而中书门下群相,也形成了专门的议政机构,是决策军国事务的最高国务机关。
中书和门下省实际已经处于合并状态,集决策和审议为一身,不再复三省并重的局面。
中书门下的政事堂,只是单纯的议政机构,政事堂会议中作出决定的事情,必须呈给皇帝过目,由皇帝作出最后的裁决,才能颁旨施行,这也是对相权的限制。
而为了平衡皇权,施行制敕又必须经过政事堂宰相的附署,否则便为不合法,为被承认为正式的诏令。
未经宰相附署的诏令称为中旨,而未经宰相附署的授官者,谓之斜封。
皇帝李治授李逍为武珍州检校刺史,晋阶中大夫,如果得不到宰相们的通过,那就是斜封,是可以不被承认的。
十一名宰相。
中书令、侍中、还有四位中书门下的侍郎,然后有御史大夫,并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秘书监,皆加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衔。
原来入中书门下的两位尚书省仆射,此时也都改为中书、门下侍郎,新任的仆射已无权参加政事堂会议,也不再是宰相一员。
“李逍那个乡巴佬最近惹了很多麻烦,陛下也多有不满,我觉得把他贬到三韩半岛去是个不错的惩戒,诸位意下如何?”李绩目光环视其它十位宰相同僚们。
做为轮值政事笔的宰相,李绩主持会议,他这个开头,其实已经是把事情定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