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李自成和张献忠之间矛盾重重,怕是难以真正联合起来。”
“不错,他们之间难以真正的联合起来,但趁火打劫的事情,李自成是不会错过的,陈新甲和孙传庭命令贺人龙驻守新野和信阳两地,贺人龙有着很大的名声,流寇是有些惧怕的,不过贺人龙麾下的军士人数不多,一共也就是三万余人,而且分守新野和信阳两地,李自成要是集中兵力攻击其中的一点,很容易突破这道防线。”
说到这里,郑勋睿站起身来了。
“陈新甲和孙传庭的作战思路已经明确,相信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明白的,李自成这个时候绝不会出手,等着看朝廷大军与张献忠之间的厮杀,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一旦襄阳府城快要被攻打下来了,李自成就不会袖手旁观了,他这个时候出手,能够获取最大的好处,再说到了这个时候,陈新甲和孙传庭的损失肯定是惨重的。”
“贺人龙麾下的军士人数不足,不可能对李自成发动真正的进攻,故而能够拖延的时间不多,陈新甲和孙传庭忽略的就是这一点,他们以为流寇的战斗力不强,朝廷大军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拿下襄阳府城,可惜他们的判断出现了失误,襄阳府城不是短时间能够拿下的。”
“刘文秀、李定国和艾能奇等人,麾下还有六万的流寇,若说李自成会在最为关键的时候搀和到战斗厮杀之中,刘文秀等人则会及时的驰援,绝不会看着襄阳府城被攻陷。”
“这也表示了,陈新甲和孙传庭不仅仅需要注意李自成,还要注意刘文秀等人。”
“速战速决的可能性已经完全消失,朝廷大军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这样的战斗厮杀,很有可能在某个节点出现变故。”
郑勋睿说到这里,徐望华等人都不开口了,其实这些事情,郑勋睿早就说过,也表露过担心,不过这一次郑勋睿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就算是李自成与张献忠联合作战了,郑家军轻易也是不会出击的。
时间转眼到了正月初七。
调查署送来的情报更加令人揪心,朝廷大军组织的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全部都失败了,流寇拼死的抵抗,表现出来不一般的战斗力。
这一切都在朝着郑勋睿预料的方向发展。
郑勋睿再次给调查署下达了命令,对刘文秀、李定国和艾能奇三人的情报搜索加强,对襄阳府城方向情报的搜索,可以放在次要的地位。
徐望华等人有些难以理解,毕竟从去年腊月二十四开始的进攻,迄今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对于大规模的战斗厮杀来说,这不过刚刚开始,不算什么的,为什么郑勋睿的调查重点,集中到刘文秀等人的身上去了。
几天的时间过去,调查署搜集到的情报,刘文秀等人没有任何的动作,依旧驻扎在郧阳,没有增援襄阳府城的意思。
徐望华终于忍不住疑惑了。
依旧是在书房,依旧是徐望华、郑锦宏和李岩等人。
“我知道你们很是疑惑,认为调查署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襄阳府城,刘文秀、李定国和艾能奇等人不应该成为重点,可我却要求调查署将调查的重点放到刘文秀等人的身上。”
“正是因为刘文秀等人没有任何的动作,这才是最危险的局面,刘文秀、李定国和艾能奇都是张献忠的义子,襄阳府城遭遇到朝廷大军的围攻,张献忠处于危险之中,这个时候刘文秀等人应该是毫不犹豫驰援的,他们为什么没有动作,难道他们会见死不救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出现这样的局面,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张献忠早就做出了安排。”
“陈新甲和孙传庭将十二万大军分为了前军和中军,前军四万人,负责防御刘文秀等人的驰援,中军八万人负责攻打襄阳府城,这样的安排没有问题,就算是刘文秀等人想着驰援,也难以打破四万人组成的防线。”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粮草的供给问题,朝廷大军需要大量的粮草,他们携带的粮草已经不足,需要从武昌府运送粮草,若是刘文秀等人将进攻朝廷大军粮草作为重点,将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局面。”
“我怀疑张献忠当初做出安排,就是想着断掉朝廷大军的粮草,军队一旦缺粮,将以最快的速度陷入到崩溃之中。”
郑勋睿看了看徐望华。
“徐先生,你以我的名义,给陈新甲和孙传庭写去信函,告诫他们一定要注意护卫粮草,不能够让流寇侵袭粮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