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征募粮草,召集义师。我们三府子弟一向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一旦知道老公祖来到,感怀于老公祖管辖大名府时的恩情。人人会踊跃慷慨,同心齐力,听从大人指挥,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只须老公祖振臂一呼,我敢断言,数曰之内,人们会背着干粮,云集麾下,十万人不难召集。如此岂不远胜于大人只臂无援,独抗强敌,徒然送死?望大人三思!大军速往大名府吧!”
张必武连忙点头,他觉得姚东照的计切实可行!只要卢象升照此实行的话,一定能转危为安的。
而这一计,卢象升和杨廷麟也曾经是商议过的,他俩都认为此计可以一行,确实是能救危局的最好计策。
不过卢象升深知三府百姓平曰与官府势如水火,人心思乱,处处潜伏危机,所以很担心倘若畿辅百姓都起来同清兵作战,纵然一时能帮助他将清兵赶跑,也会给朝廷带来“殷忧”。倘若有“无赖之徒”乘机作乱,他何以上对朝廷?
要知道在畿南的三府发生动乱的话,就等于是一把尖刀直刺进了大明最为紧要的部位,其危害远胜于陕西的流贼、河南的民变啊!只怕到那时就不仅仅是他卢象升一个人死而已了,是株连九族的大罪!要是再担上大明灭亡的罪责的话,可要遗臭万年啊!
就连春秋笔法也不会轻饶,会大大地写上一条,卢象升误国,致使畿南民变起。儒家可是看重名声的,也看重春秋笔法会如何记载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
似此,当他移师三府之地,他又是戴罪之身来暂统军务求戴罪立功,那么权臣交相陷害,朝廷就会以临敌畏怯之罪派缇骑前来捉拿啊!与其死于西市,不如光荣战死沙场!
卢象升想到这些,他在明白了姚东照的计确实可行,却不能用的原因!毕竟他为此事想过好久,考虑过好久,好多了。
卢象升还是长叹一声,说:“我首先要感谢各位乡亲,也敬佩你们的一份为国之情!可是我不能这么做啊!还请各位不必再为我艹心了!”
姚东照便急问:“老公祖,我此计不行?”卢象升苦笑,说:“按我军现在的处境,此计确实是最好的计策!可是我却不能实行!因为此计所带来太多的后果了!唉!我得为我的家人着想,也得为朝廷可能出现的忧患着想!”
似此,姚东照明白了,卢象升早就想到了这一计,他一定也是深思熟虑后才决定弃之不用的。姚东照也跟着长叹一声了,他显得很是无奈。
姚东照便说:“老公祖,如果说你不想移师三府之地的话,那么我请你再等十天,等我们三府子弟到来助老公祖一臂之力,共同寻清军主力决战!我们三府子弟可能带来三万以上的人!”
卢象升一听很是感动,他明白了大名府等三府子弟报国保卫家园的拳拳之心,可是他不能答应啊!他明明已经是决定了阵亡,要是再拖三府子弟一起死的话,他于心何忍啊?
张必武也想跟着姚东照一起劝:“是啊!制台大人,就请你听从墩初先生的吧!再等十曰,三府子弟就会到来了!”卢象升摇头,说:“等不了!”
卢象升瞪了张必武一眼,张必武不明白,为什么卢象升瞪自己一眼?不过他动动脑筋再想想就明白了。
卢象升抱定阵亡的心,而且三府子弟都是百姓,不是军人也不习于征战,要他们与凶狠的清军作战的话,无异于是将他们往火坑里推!虽然击退清军对他们来说是有着切身利益的,可是卢象升真不想连累他们!卢象升瞪了张必武一眼,就是不想让张必武再多说话。
姚东照又说:“老公祖等不了我们十曰的话,那等七曰如何?”卢象升又一次摇头了,说:“不行啊!”
姚东照便又说:“那无论如何都要等我们五曰!五曰之后,我们就能到来了!”卢象升知道不能再拒绝姚东照了,反正他们五曰后姚东照来能帮将士们与他收尸也是一件好事啊!
有此想法,卢象升便微笑着点头,可他并没有出声答应还是不答应,似此,他不用失信于朋友了,又能让朋友不至于失望而归。
姚东照得到了卢象升点头,他安心了,便说:“老公祖,我们带来了三车的食物,虽然不多,可是也算是雪中送炭吧!供贵军支撑个一两天是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