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契丹大营乱成一片,慕容复逮住好几个契丹士兵逼问,却一无所获,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只是上头下命令,他们就动手。
慕容复索性长驱直入,很快来到了帅帐,远远的便听到帐中正在激烈争吵。
“皇上此举未免太过草率,北院大王手握重兵,这个时候逼反他,只会令大辽陷入绝境!”
“不错,现在襄阳城的汉人虎视眈眈,东边蒙古狼子野心,咱们却在内讧,是嫌大辽灭亡的不够快么!”
“皇上,你是否也想学那宗真皇帝,做亡国之君!”
……
“都给朕闭嘴!”一声大吼传来,却是赵洪开口了,帐中一片寂静。
慕容复找了个隐蔽位置,朝帐中看去,只见赵洪站在椅子前,下方站着几个身披铠甲的彪形大汉,此时这些大汉个个面红耳赤,明显经历了激烈的争吵。
除了军中将领外,帐中还有四人,分别是,萧峰、萧远山,耶律齐和耶律燕,萧峰脸上饱含风霜,目光黯然,似乎有些意志消沉,萧远山脸色苍白,一只袖子空荡荡的,耶律齐一如既往的儒雅,耶律燕神思不属,不知在想什么。
毫无意外的,这四人都站在耶律洪基(赵洪)一边。
这时耶律齐开口道,“祸起萧墙固然对大辽极其不利,可你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耶律重元造反?还是说你们也想学耶律重元,临阵抗命,率兵哗变?”
此言一出,众将领登时浑身一颤,噗通跪在地上,“末将不敢,请皇上恕罪!”
赵洪沉着脸一言不发,耶律齐继续道,“或许你们确实不敢有犯上作乱的心思,可你们临阵抗命,迟迟不肯出兵,分明就是存了等皇上与耶律重元分出胜负再站队的心思,我说的可对?你们这与造反有何不同?”
众将领纷纷摇头表示忠心。
耶律齐冷哼一声,不再言语,其实这一点也不稀奇,历朝历代每逢皇位动荡,总有一部分人摇摆不定,不敢轻易站队,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可现在耶律齐却直言点了出来。
赵洪沉默片刻,“朕最后再问一遍,可有人愿意助朕擒贼?”
话中隐隐带着些许威胁之意,其实说出这样的话他也很无奈,盖因游牧民族与中原不同,游牧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前,都是以部落为主的,大多军队都以各部的首领为主,包括大元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所以皇帝并不能做到完全号令三军。
众将领闻言神色各异,目光闪烁,没有一人答话。
萧峰站了出来,“微臣愿意助皇上擒贼!”
“好!”赵洪朗笑一声,“患难见真情,果然是朕的好兄弟,等战乱平息后,朕愿与你共享江山,永不言悔!”
以耶律洪基的性格,此情此景确实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他倒是模仿得惟妙惟俏。
众将领听了他的话,遗憾的有,淡漠的有,不以为意的也有,不一而足。
倒是萧远山脸上闪过一丝病态的红晕,共享江山,这是多大的殊荣,萧家虽然是辽国的大家族,可这些年已经没落了,就算鼎盛时期也未曾有过分得一半江山的辉煌经历(萧太后不算),萧峰算是光宗耀祖了。
不过瞥了儿子一眼,萧远山脸色又黯然下去,因为进攻襄阳城的事,父子二人闹了矛盾,至今隔阂越来越深。
当然,这帐中最淡定的一人莫过于萧峰,他脸色毫无波澜,似乎根本没有将半壁江山放在眼里。
若是旁人做出这副表情,慕容复少不得要骂一句伪君子,可对于萧峰,他却骂不出口,因为他知道,萧峰是真的不在乎功名利禄,更没什么野心。
只听他淡然道,“皇上,微臣不要什么赏赐,只求尽快平息这场战乱,减少伤亡,毕竟大家都是兄弟,他们可以死在战场上,却不能死在兄弟手中。”
赵洪适时作出一副沉痛的样子,“说得对,可恨那耶律重元不识好歹,不体大局,竟公然造反,以致朕的儿郎们自相残杀,御弟你可有什么妙计?”
萧峰没有丝毫犹豫的,“擒贼先擒王,微臣愿意去将耶律重元擒来。”
现在这种情况,只有他一人敢说这样的话,也只有他能说得这般豪气,让人生出一丝意气风发的热血之感。
一个将领马上说道,“末将愿替萧大王开路。”
“末将也愿意。”
又有两个将领异口同声的说道。
“好,你们都是好样的。”赵洪大笑道。
至此,还在观望的将领只剩三个,其中一个忽然开口道,“皇上,末将听说,北院大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