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说,单把侵入西域的数十年大食军队干掉或是打败,就是奇功一件。若是李林甫兼任安西大都护,那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他就有大功。李隆基毫不留情,把这一职位夺了,李林甫心头在滴血。
“太子。”李隆基盯着李亨。
“父皇,儿臣在。”李亨忙出列。
“你就兼任安西大都护。”李隆基打量着李亨,很是欣慰。
“谢父皇。”这是天大之喜,李亨欢天喜地,声调有些高。
即将与大食的大战,唐朝有着稳胜的把握,不是别的,只需要把在西域的大食军队干掉,就是奇功一件。如此天大的功劳,落在李亨身上,李亨哪能不兴奋的?若不是场合不对,李亨一定会放声高歌了。
“高明!”李昌国大为赞赏李隆基此举。
此举是在为太子李亨登基做准备,把立功的机会留给他,可以稳固太子的权势地位,将来登基就顺利得多了。
“王忠嗣!”李隆基点名了。
“臣在。”王忠嗣应声出列,欢喜难言,心想这统帅落在他身上了。
群臣也是如此想法,靠得近的,更是小声冲王忠嗣道喜:“恭喜大帅!”
王忠嗣是一员不错的将才,能征善战,数十年来大小战役数十战,就未有过败绩,他统兵出征的呼声很高,不在李昌国之下。眼下,李隆基首先点到他,不是统兵出征还能是什么?
“你曾有言,愿为保护太子,极好。太子身兼安西大都护一职,你就辅佐太子,为大军筹备粮草辎重、援军、民夫丁壮。”出人意料的是,李隆基把后勤之事派给了王忠嗣。
“遵旨……啊!陛下,不是让臣统兵?”满打满算可以统兵出征的王忠嗣没有反应过来,先是欢天喜地谢恩,然后才反应过来,他只是个后勤官,并不是统兵出征,惊呼出声。
“谁要你统兵出征了?”李隆基脸一沉,沉声道:“你做好后勤辎重便可。若敢不尽心,军法从事!”
“臣……遵臣。”王忠嗣万分不愿,也只得领命。
太子李亨没有处理过军务,他担任安西大都护只能是挂个功,捞一场功劳,不可能处理得了这些事务,必须要派一个人辅助他。这个人,肯定王忠嗣最合适了。一是因为王忠嗣精通军务,二是王忠嗣与李亨交情好,两人是自小一起长大了,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帮李亨做好。
群臣这才明白李隆基的用意,大是赞赏,李隆基不愧是圣明天子,只要认真起来,总是能有最好的办法。
“李昌国!”李隆基看着李昌国,脸上泛起笑容。
“这才是统帅。”群臣已经明白了。
“臣在。”李昌国出列。
“李昌国任升副安西大都护府,统兵出征,负责一切与大食作战事宜!”李隆基正式命帅了。
“臣遵旨。”这在李昌国的意料中,一点也不意外。
“李昌国,你要哪些人与你出征?”李隆基很清楚,即将到来的大战是何等的艰难,唐朝必须要精锐尽出,尽遣良将,准备由李隆基挑人。
“陛下,此战非同小可,关系华夏国运,不可掉以轻心,大唐要想战胜,必须要精兵良将尽出。”这事,李昌国早就思虑成熟了。
“嗯!”李隆基深以为然,重重点头道:“虽说数十年大战,大唐战了上风,然而,大食是屡败屡战,国力非同小可,不可轻视。大唐的精兵良将,任由你挑。”
“李泌、郭子仪、李光弼、安禄山、史思明、杜甫、高适、岑参……随臣出战,还请陛下恩准。”李昌国正式调人了。
安禄山最是欢喜,一双眼里精光闪烁,以为自己可以立大功了。却不知李昌国之所以带上他,是可以趁此机会消除“安史之乱”的祸端。
“准!”李隆基非常爽快,道:“在这之外,再调五千龙武军随你出征。龙武军是大唐的精锐,应当让他们上战场历练。随你出征吐蕃的就不必再出战了,重新挑选五千。”
龙武军是唐朝最为精锐的军队,让他们接受战火的洗礼,对唐朝有莫大的好处,李隆基此举深得李昌国之心。
“谢陛下!”李昌国谢恩。
“安西都护府危在旦夕,越早出兵越好。今曰准备,明曰出发吧。”李隆基下旨。
次曰,玄武门外人山人海,长安百姓赶来相送。
李隆基率领群臣相送。
“不破大食,誓不还!”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踏上征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