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四章 强者自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崇贵沉沉的话音慢慢响起:“去年延岗国企利润增百分之二十二,利税增长率负了百分之十三。全国来说,国有企业占工业产值只到了百分之三十三点九。今年,延岗的国企资产负债率是百分之六十二。今年上半年,全国国有经济出现1第一次……吓人啊,我如坐针毡啊。”

    罗翔很能理解汤崇贵如坐针毡的心情,靠银行贷款过活的国企明年将更难受。97年起,各家商业银行不再向无偿还能力的国企放款,“软预算约束”的结束把中小型国企彻底推向市场的深渊,除了所谓的全面改制别无他法。数千万工人下岗,支付巨额下岗职工补偿金和社保欠账,各级政府压力前所未有的巨大。

    到这时,高谈理论毫无作用,就算汤崇贵思想紧跟了政策,要包、租、卖出延岗大大小小的国企,也得找到有钱的买家啊。

    “政府没有钱挽救那么多企业,而通货紧缩是大趋势。”汤崇贵在外经贸厅工作多年,对经济理解绝非一般政工干部能比。他叹道:“? 这是一场短期之内有输无赢的战争,我只能在乎少输一点少死点人,多给工人同志们找条出路,多找几家稍微有良心的老板。”

    齐雨竹抬头看着罗翔,她的底蕴再一次出现不足,不敢接汤崇贵的话题。

    罗翔说道:“您选了哪些企业?”

    汤崇贵答道:“具体企业还再权衡原则是确定了,抓大放小,小中择劣。”

    罗翔想了想,“城这边也在加大动作,会所会把延岗的需要放在位……前提是,您的地位。”

    汤崇贵咧咧,“要我说什么呢?我能保证什么呢?”

    齐雨绣看出汤崇贵心不佳,敢情他到这里是想用风景冲淡凝重的话题,可说起来后还是变得烦躁。

    齐雨竹忙道:“汤叔叔想吃点什么。银沙湖地银鱼是一绝。”

    汤崇贵自嘲地笑“我看到了延岗几十家企业十几万工人变成银鱼。身为一市之长地汤某人还得自荐着送他们上席。”

    齐雨绣吐吐舌头。悄悄地下楼。她愤愤地自言自语:“喜怒无常地官老爷。又不是我求你地哦……哼。打死我也不会上你家当儿媳。”

    楼顶地两个人男人沉默了一段时间崇贵怅然说道:“雨竹一定在下面骂人。骂我想她做儿媳是做梦。”

    罗翔不由一笑。安慰道:“市长。你已经尽力了。”

    汤崇贵没什么好说地。他没有出生在红旗下。却是成长在红旗下地一代人。公有制、工人阶级领导地社会主义制度。如此地信念根深蒂固。突然一朝要改变了。他地迷茫由而可知。

    “国有企业不是单纯的企业。”汤崇贵低声说道。

    他研究过两种所有制企业能单一的民营企业目标明确,就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而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的载体,间或被赋予了政府的一些职能,肩负了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竞争市场上天生没有民营企业能轻装上阵。

    一竿子打死国企必要吗?汤崇贵力图说服自己不仅要执行领导意图,还要理解、吃透政策,但这很难。

    罗翔尽量劝道汤崇贵:“实现所有制结构合理化是国企改革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的探索肯定有失败,有反复,有争论不能不去实践。”

    “是吗?”汤崇贵有了和他探讨的兴趣,问道:“两种国企的观点,你认为那一种更可行?”

    罗翔知道老汤说的两种观点,一是国企全面市场化,几乎全部的国企都应该推进市场;另一种是国企能和市场“相容”只要转换“经营机制”,开通一条不僵化、不强求绝对控制的管理国企是能够存活和展的,汤崇贵当是持第二种观点。

    汤崇贵不隐瞒他的看法“转、租、包到最后就是卖这些企业,不如‘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自负盈亏’下分开所有权和管理权。”

    “未必有用啊。”罗翔摇头。这条看似温和的路子其实一直在采用并实践有成效者凤毛麟角。这也是整个九十年代国企一塌糊涂的原因。

    他边想边说:“改革之初,国企占统治地位的因素在于规模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与产品优势、机制与管理优势以及人才优势。随着这些优势一个接一个被民营企业追上,市场的大范围丧失不可避免,特别是外企进入,国企的阵线一触即溃,打不赢这场仗的。市长,您是知道私营和国有根本区别之所在,这也正是国企日趋萎缩的缘由。”

    汤崇贵沉吟不语,他是管理人员出身,对民营和国有企业最大差别一目了然,那就是机制。而机制是企业生命之源,机制拘束了企业内在的激励和约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