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利奇科夫的计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爱沙尼亚各地的领主以及贵族在看到瓦尔加的事例之后,他们不仅抗拒爱沙尼亚总督府下达的抵抗命令,甚至暗中配合库图佐夫进军爱沙尼亚首府塔林,而他们所求的自然是库图佐夫在领土价格上的优惠。
在爱沙尼亚南部地区甚至出现了几个商人城主,这也从另一方面刺激了库图佐夫生意的兴旺。
而当库图佐夫攻克爱沙尼亚南部重镇行进至塔林的北部屏障高丝的时候,他麾下的大军不仅没有减少甚至扩充了近一半,利用这一政策,库图佐夫的大军迅速的膨胀到了三万余人的规模以及可以供五万大军消耗一年的物资,这一切的代价只是半个爱沙尼亚。
虽然对于那些由各地贵族们交换而来的士兵,库图佐夫并不是很看得上眼,但是亲戚吗这些士兵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件武器,而这对于库图佐夫来说便够了。
当然,对于那些购买了土地的贵族是否会背叛自己的问题,库图佐夫并不是很在意,首先这些贵族通过和库图佐夫的买卖完全就是登上了万人之上的诸侯之位,而且他们在各自的领地当中可以为所欲为,库图佐夫相信即便是圣彼得堡方面也不会因为这些贵族的投靠而给予他们这么大的权利。
其次,库利奇科夫对于这些贵族早就有了准备,这些参与分土的贵族所提供的军队当中必须要有家族的嫡系,即便没有男性继承人,女性也是可以的,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各自家族的嫡系子弟来控制他们的军队以防出现叛乱,而另一方面也是相当于将这些嫡系子弟变成自己手中的筹码。
1790年七月底,库图佐夫兵临塔林城下,而此刻的塔林城中只有四千守军。
当库图佐夫采取的计策通过普鲁士的秘密情报网送到威廉手上的时候,对于库利奇科夫,威廉简直是拍案叫绝。
库利奇科夫所提出的这一计策虽然从长时间来看肯定是后患无穷。但是在短时间内,这一计策绝对是解决库图佐夫目前困境最为有效的方案,通过统治权的交换,库图佐夫获得了急需的兵员和物资,而他所失去的只不过是即便占领也将牵扯很大精力的鸡肋领地。
想着想着,威廉便想到了华沙。
作为波兰的首都,在普、奥、俄三国瓜分波兰的时候。为了表面上显示自己的文明,经三国协商同意,让原波兰首都华沙独立成为了一个自由市,三国对华沙没有任何的管辖权。
而之后,因为互相之间的猜疑和种种的顾虑,三国都似乎将华沙这一个曾经大家都甘之若饴的甜美蛋糕给淡忘了。但是现在威廉重新将华沙记挂了起来。
利奥波德在此前达成的协议上面有反悔的趋势,这让威廉异常的恼火,虽然他频频的巡视军队和兵工厂,但是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来让奥地利屈服,因为此刻与奥地利这样一个大国作战是并不符合威廉心中的战略的。
在威廉的心中一直信奉的便是先小后大、先易后难的政策,虽然威廉坚信即便是此刻普鲁士与奥地利开战,失败的肯定是奥地利。但是即便战胜了奥地利,普鲁士也将受到很大的损失,既然如此还不如先拣软柿子的捏。
但是现在看奥地利的反应,显然登上帝国皇位之后的利奥波德并没有被普鲁士的一系列的组合拳所吓到,这位皇帝突然变得强硬了起来,而且甚至也在悄悄的调动着军队,这明显是回应了普鲁士的态度。
想打却又不能打,这成了威廉面前最大的一个难题。
在不知道杀死了多少的脑细胞之后。威廉突然想起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那就是华沙。
早在当初俄国人进攻波兰的时候,威廉便下达命令,让潜伏在波兰的间谍有计划的收买波兰贵族,而之后华沙虽然被攻破,但是一些在波兰国内拥有一定威望以及忠心与当时的波兰国王奥古斯特的贵族却是被普鲁士人安排人马悄悄的营救了下来。
而之后普鲁士政府并没有放弃对那些受到俄罗斯人迫害在波兰国内拥有巨大威望的贵族。
这些贵族当中甚至有一个威廉想不到的人,那就是曾经在俄波战争中依靠哈萨克堡孤城抵抗波将金大军的波兰英雄耶维斯基的副手—米里安。
米里安的幸存完全可以说是一场奇迹。当年哈萨克堡被俄罗斯人攻破,而耶维斯基也是光荣的战死,但是米里安却是在战斗当中受了重伤濒临死亡,也就在这时。一个东正教神父看到了米里安,神父觉得米里安长的很顺他的眼,因此便将重伤的米里安带到了自己的住处进行了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