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行了,至于狗和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的孝顺父母,那养活父母和饲养狗马怎么去区别呢
我觉得这两段话已经足以概括公公的晚年与子女存在小矛盾的现象。
我们做子女的,一般觉得只要在生活上供养和照料父母,帮父母跑腿办事,就算已经尽孝了。我们很难做到对父母和颜悦色。而公公一直争取却又没达到的愿望就是子女都对他和颜悦色。这种事情在豁达大度的老人那里也不算大问题,对公公这个敏感又小气的人来说却是天大的大事。
公公晚年养老基本安排是每年从头一年11月15日到第二年3月15日住在大哥家,从第二年3月15日到7月15日住在二哥家,从第二年7月15日到11月15日住在我家,期满又到大哥家住,如此循环了好几年。中间有过特殊情况在我家顺延,大哥二哥每家单独轮了8个月到我家,我又接着恢复之前顺序。
我之前与公公相隔几百公里居住,只是每年例行回家探望,彼此陌生。后来就是从每年这四个月的相处开始,对他慢慢熟悉起来。公公在我家住时,特别喜欢聊天。他本身外向健谈,恰好我也是这个性格,而且我也愿意和他说话,所以他在我家说话没有什么顾忌。
公公说他在大哥和二哥家就很少说话。一来大哥和他之间沟通不畅,彼此有误会,他尽量减少和大哥主动交流。二来大嫂也长期担任领导职位,性格相对稳重内敛,公公感觉和大嫂也没有多少话好说。而在二哥家,二哥属于内向性格,平时就沉默寡言,和公公没啥交流的,二嫂性格急躁,说话也易和公公引发误会,公公也不会主动和二嫂聊天。后来二哥二嫂在私人老板那里打工,经常两班倒加班,基本上摸黑回家,回家洗洗涮涮就该睡觉,和公公之间交流更少。
每次到我家住的时候,公公才能畅所欲言。他向我讲述过他这一生中一些琐碎的生活小事,还控诉大哥对他态度不好,每次都采取原音再现形式——他的绘声绘色能把当初冲突的情境再现。
他一次次摇头晃脑说他大儿子经常:“侮辱我,诽谤我,说我这也不得行,那也不得行,样样不得行。”
公公总是把之前父子之间有不同意见时大哥说过的气话作为大哥对他不好的证据反复提起。而大哥也对我们控诉公公对他说过的气话,说公公对他也不好。比如公公生气了就多次要断绝父子关系,要叫大哥按贷款利息还他的抚养费等等气话。
他们彼此都把冲突时对方的气话作为对方真实态度证据而生气,彼此误会更深,再下次又带着对彼此的成见和不信任交流,结果可想而知。公公口中经常念叨的三十岁得的儿种,他曾经欣喜若狂,视若珍宝的儿子,在他晚年成了伤他最深的人。反之,大哥说起公公对他的不信任,也会眼眶湿润。如今,他们父子之间相互不理解的遗憾再也无法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