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其位,不知其受;不在其身,不知其痛。
王凌坐在王氏家主的专用书房内,看着前任家主王盖没有来得及带走的重要东西:
祁县王氏的详细的财产及名下人口的清单;祁县王氏名下的土地地契;
王凌一边看着,一边心惊道:“这可真是腐败啊!这么大的数量,需要多少百姓的命去填啊。”
王凌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发干县县令,因为心系百姓且年轻气盛,得罪了不少人。
因为王凌知道,现在的天下兵乱不断,主要就是因为这些世家大族对平民百姓的苛刻剥削。
不仅以各种名义理由强行占领百姓的土地,而且还要百姓们替他们承受高昂的赋税。
百姓们正是因此苦不堪言,无法生活,才会先有各个地区的黄巾起义;后有各个地区的群雄争霸。
王凌曾发誓:“若自己有朝一日手握重权,一定除掉这些‘毒瘤’,还老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然而王凌不仅是太过于异想天开;而且做事也是太过于锋芒毕露。
王凌在其县令的位置上还未坐多久,就被身怀嫉妒之情的同族王盖弄了下来。王凌这才清醒的知道,自己冒失了。
世家大族的势力太过于强大,翻手间就能将自己这个小小的县令拿下。
王凌在大牢中,闲来无事。仔细的思考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便得出一个结论:
“欲除世家,必先成为世家;然后了解世家,方可对症下药,最后才能药到病除。”
正是因为王凌心怀如此志向,才会在昨日的祁县王氏的家族会议上努力争得家主之位。
待王凌看完资产清单之后,心中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又仔细的阅读起另外一份材料,这份材料是关于韩成的详细情况。
看完这份材料,让一向自视甚高的王凌内心中升起一阵惭愧:“韩成仅仅只有二十岁,和自己同岁,却能镇守一方,守一方百姓。
而自己只能在家族之中,为了一个家主之位而殚精竭虑。人与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通过材料,王凌对韩成有了一番认识,隐隐约约感觉到:“韩成此番南下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土地。”
王凌理了理思路,心道:“祁县王氏的‘首恶’王盖已死,只要自己再交出一部分族人,说出他们曾经做过危害百姓的事,给韩成一个台阶,
让韩成可以给百姓一个交代。
然后再捐出祁县王氏手中的大量的土地,那么祁县王氏的这一支,定无性命之忧,说不定自己还能重新做官,当个县令呢。”
但凭着现在自己在族中的威望,还不足以让王氏的族人们交出土地。
故王凌起身,先去府中找了自己这一脉最德高望重之人—王满,并和王满说明利害关系。
王满虽然不舍得土地,但已经年过半百,还是能分得清楚土地和性命哪个重要的。
故而答应王凌:自己这一脉人定会在家族会议上支持王凌,王凌听后,心中有了底气。
翌日,祁县王氏再次召集家族会议。
会议上,王凌对着王氏众人说道: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只有做两件事才可活命!”
众人一听能活命,嘴快的赶紧问道:“别说两件事,就算十件事,只要我们能办到,我们也绝对答应啊!”
其余众人也赶紧迎合道:“是啊!是啊!家主快说怎么做吧!”
王凌一听,哎呦来!称呼都改了,都已经叫家主了。看来真是“要谁命谁着急”啊。
王凌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第一件事呢,是需要各家各脉将自己所占的土地全部交出来!每家最多可以留下二十亩土地。”
此言一出,对王凌当家主一直不满意的王夕率先发声道:“什么?让我们交土地?
土地是我们的命,我们怎么可能交出去?我不管,无论什么情况,反正我是不交,爱谁交谁交。”
王凌知道,涉及到土地,肯定会有不同意之人。
所以才提前和王满打好招呼,讲明利害,让其安排自己一脉的人支持自己。
王凌见只有王夕一个人发声,便接着说道:“还有谁不同意,一起来说说吧?”
众人也都在犹豫着,毕竟一边是土地,一边是命。故没有人回答王凌的话。
王满知道,是时候需要自己说话了。
虽然拿出大量的土地王满也很心疼,但王满依然站起来对着自己这一脉的人说道:“王凌是我选出来的,我相信他!我家的八千亩土地,我愿意拿出来交给王凌,他会交给韩成,换我们一条生路的。”
有了提前的招呼和王满的带头,王满一脉的人都拿出了自家土地地契:大则五六千亩,小则也有近千亩。
王夕见王满一脉之人已经达成一致,不用猜也知道是提前准备好的了,于是站起身来说道:
“谁知道王凌拿着这些土地干什么来,我不相信就凭这些土地就能救我们的命。
但只要土地在我们手中,韩成就不敢明抢,毕竟现在是大汉朝的天下,不是他韩成的天下,大汉朝还是有法度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