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第三个原因,竟然是因为谣言。
在公孙瓒选择坚守地区之时,幽州内,不知从哪里传出一则童谣:“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
易县位于幽州和冀州的交界之处,正属于童谣中的“燕南垂,赵北际”。
又因易县位于平原的中央,应了“中央”之语;其地势低洼,四周河流众多,应了“不合大如砺”之语。
于是乎,公孙瓒自然而然的相信了易县就是童谣中说的“惟有此中可避世”的好地方。
便率领大军,固守易县。
威震北方的公孙瓒不仅在攻击方面得心应手,就连防守方面,也玩的炉火纯青。
公孙瓒进了易县之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又修筑多层围堑,号称“千重之地”;
在围堑中心用土堆成的高达五六丈的高台,称之为“京”,这也就是“易京”的由来;
又在‘易京’上建高数十丈的‘楼’,称之为“易京楼”。
“易京楼”用铁做门,里面居住的只有公孙瓒和他的妻妾们,七岁以上的男人是不准进入的。
公孙瓒又训练妇人大声喊叫,让声音能传出数百步的距离;
军中的文书靠绳子系上‘易京楼’,公孙瓒也正是依靠这种方法向属下传递命令。
同时,公孙瓒又在“易京”中囤积了三百万石粮食,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公孙瓒对他自己所设计的“易京”十分满意,对着身边的众人说道:
“如今天下,各方诸侯都在抓紧时间抢占地盘,他袁绍能在我的‘易京’下守几年?
我的‘易京’在防御方面独步天下,不仅武器众多,而且粮草充足,就算数十年,也是不愁的。他袁绍能拿我怎么样?”
直到这时,公孙瓒手下众将才发现:到了‘易京’之后的公孙瓒,再也不是心怀天下,敢于雄霸一方的公孙瓒了。
怪不得后世人王勃写文章评论道:“琐琐伯珪,谓保易京之业。”
虽然公孙瓒在‘易京楼’里固步自封,幻想着靠着固守拖垮袁绍。
但在袁绍尚未找到破解之法时,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
此后的一年中,袁绍派遣大将鞠义率领大军围困易县。
公孙瓒在易县中准备充分,而鞠义军却出现了粮草用尽,士卒饥困的现象。
故鞠义只好率领人马撤退,但被乘势出击的公孙瓒,狠狠地追杀了一番。
又过了一年,袁绍手下的能人异士想出了破解“易京”之法。
袁绍先是让大将率领士兵不断地蚕食公孙瓒在“易京”的外围势力。
因为公孙瓒的薄情寡义,诸将在面临袁绍的冀州军的大举进攻之时,便知道公孙瓒必不能来相救。要么望风而降了;要么顺风而逃了。
其实‘易京’中有‘楼’数百座,围堑数千重。
若能相互应援,形成完善的防御系统,袁绍是很难攻克的。
但公孙瓒恰恰自断根基,为了让每个将领各自奋勇作战,故不支援,从而给了袁绍军一可趁之机。
待外围的势力清剿结束之后,袁绍率军到达了“易京”的中心位置。
于是,袁绍便令士兵挖掘地道,一直挖到公孙瓒部队固守的城楼下,使用木柱撑住,不让其倒塌。
待估摸着挖到城楼的一半之时,便纵火烧毁木柱,城楼因为失去支持而倒塌。
袁绍用这种方法逐渐攻到公孙瓒所住的“易京楼”下。
这是公孙瓒第二个失败的原因,对待事实不实事求是,却大多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
公孙瓒虽然固守易京,但是骨子里是不甘心的。
他曾打算亲自带领所剩不多的骑兵,迂回进入腹地空虚的冀州,切断袁绍后路,逼袁绍退兵。
这一计划虽然有些冒险,但总比困守一城一地要好得多啊。
然而,长史关靖对公孙瓒说:“如今主公的部下将士们,都有离散之心。
他们之所以还能坚守,一是因为顾念全家老少都在这里,二是依赖将军在此主持大局。
继续坚守,继续拖延下去,袁绍定能知难自退。
如果将军舍弃他们,率兵出城,后方则无人作主,易京的陷落,便指日可待了。”公孙瓒听信了关靖的话后,觉得关靖说的很有道理,遂不敢出兵。
这是公孙瓒第三个失败的原因,听信谗言。
......
再此三大失败的条件下,公孙瓒手中仅仅剩下“易京楼”了。
公孙瓒料知自己必定不能幸免,就杀死自己的姊妹、妻子儿女,然后放火自焚了。
一代枭雄,从此之后,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