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 不世之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枝头蝉鸣声声,夏日渐长,偶有微风吹过,带来些许蔷薇的芳香。

    昭阳殿内沉香袅袅,一上午的议政让刘彻颇为疲累,自午后便在昭阳殿小憩,不觉便睡了一个多时辰,待醒来伸了一个懒腰,只觉通体舒适,疲累全消。候在一旁的李妍见刘彻醒来,忙迎上去伺候着起身,柔声道:“陛下醒啦,妾身准备了绿豆莲子汤,一直用冰镇着,这就让人端过来。”

    刘彻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到!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李妍含笑应道:“陛下,快申时了。”

    “哦,朕还有些早朝的奏章尚未批复,这些胡人真是让朕不得安生。”想起朝堂商议打击匈奴一事,刘彻又觉心烦,一时间只感觉头皮一阵奇痒,伸手一挠甚是不过瘾,忽而一撇看见李妍发上插了一支玉簪,随手便拔了过来往头皮上拨。玉簪刮擦着头皮,圆润清凉,来回摩擦甚为舒适,刘彻不禁道:“朕还是在你这里最为舒坦。”

    李妍端上莲子汤,笑道:“有陛下这句话,妾身就满足了。”

    挠过痒刘彻一抬眼,见李妍青丝如缎自然垂落,更衬的眸若星辰,眉如远山,朱唇微启间含俏带笑,一时忘却接过莲子汤,只手揽过佳人纤腰。李妍两靥含春,欲拒还迎,娇羞不胜间更让刘彻心猿意马,情不自禁地拉下锦帐,春光旖旎,鸾凤合欢。

    此事过后,经昭阳殿宫人绘声绘色口口相传,一时间宫内玉簪身价倍增,更多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玉搔头。

    这种香艳之事在宫内传的比风还要快,卫子夫自然有所耳闻,倒是芸娘还在嘱咐着底下的宫人,在殿内言辞须得谨慎,不得私下谈论。卫子夫心有所感,走过长长的花廊,转身看去晚风中繁花点点,随风摇曳,天边晚霞铺金叠彤,绚烂似锦,不觉间田美人的话似在耳边,“岁月经年却只如白云过隙,瞬间而已。帝王之爱又当如何,只在一夕,竟还比不得天上云霞聚散来的长久!”一时间,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

    “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太子舍内刘据书声琅琅,刘据自幼性情温厚,自诏受《公羊春秋》,又学《谷梁》,年纪虽小,但性格却愈发温谨。

    卫子夫跨入太子舍,闻刘据读圣人之言,微微示意身边人不要打扰,只静静立在一旁侧耳细听。待语声毕,方才趋步上前,柔声唤道:“据儿!”

    “母后!”刘据正侧手翻阅着书卷,闻言一抬头见母亲已在身边,不觉心中欢喜。

    卫子夫笑语晏晏,“母亲听你在读《公羊春秋》,据儿对方才所读可有自己体悟?”

    刘据凝思片刻道:“此句乃是说君子推崇善行,憎贬恶行。孩儿以为颂扬善行乃自古美德,一人行善惠及子孙,而一人行恶,要止于恶本身,勿要因一人之恶而殃及他人。”

    卫子夫含笑点头,赞道:“据儿有此想法甚好,为君者要宽厚仁恕,切勿以一己之恶苛责他人,更要看人之所善,之所长。”

    刘据躬身应道:“据儿谨记。”

    看着自己儿子的德行学业日益精进,卫子夫也有所安慰。虽然刘彻膝下子女多了起来,但毕竟刘据是他的第一个儿子,又被立为太子,即便自己受些冷落,但刘彻对他的悉心栽培一如往昔。卫子夫也深信不疑,她的据儿将来会是如他父亲一般,成为一名出色的君主。

    ----

    随着枝头绿叶转黄,蝉声渐悄,一场秋雨带来一场凉,但朝堂对匈奴出兵之争并没有随着气候的转凉而降温,依然是争的不可开交。

    主和派认为,匈奴之患自高祖起就一直存在,之前也是用和亲献礼等手段,维系着与匈奴的和平共处关系,近几年数次交战匈奴也吃了不少亏,已是不敢大规模来犯,如此局面就很不错了,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和平共处甚好。再者经过前几年的交战,民生也需要休养,何必再燃烽火,让百姓受累呢?

    但主战派不这么认为,既然自高祖起隐患就已经存在,那就要彻底拔除毒瘤,使之不再成为隐患。再者通过前些年的反击,匈奴左、右部皆受损伤,虽然尚有单于王庭力量保存,但毕竟势力大不如前,既然如此就不能姑息养奸,更要一鼓作气把匈奴单于连根拔起,只有彻底清除了匈奴势力,才不用担心匈奴何时突然来袭,大汉才能长治久安。

    对朝堂两派的争论,刘彻心中当然自有主张。

    自他问政之初便受制于窦老太后,受人掣肘的滋味他毕生难忘,匈奴屡屡来袭,长安城动辄黑云压境,如此受制于人他如何能忍?之所以一直缄口不言,一方面主动出击匈奴需要大量物资准备,其中尤其是马匹,这些年虽打了不少胜战,但马匹损失严重,而匈奴擅长马上作战,若要出兵,只有骑兵方能势均力敌。所以必须在战前就要征调马匹,而此项工作已在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加之核算出战物资,只有这些到位,刘彻心里才有底气。另一方面,两种声音相争,虽然最后肯定是主战派胜出,但也要让他们知道结果得来不易,更加会众志成城,坚定对抗匈奴的决心。

    面对两派的僵持不下,刘彻洪声言道:“自高祖立国,匈奴之患便长存至此,高祖的白登之围、先皇的七国之乱,哪个不与匈奴有关?国力不济无法与匈奴抗衡之时,和亲便是不得已而为之,可即便如此,匈奴依然不把我大汉放在眼里,想来便来,想走便走,恣意践踏我边境民生。”

    讲及此处,刘彻不禁起身,望着满朝文武,掷地有声道:“如今我大汉国富民丰,兵强马壮,龙城之战、河朔之战、漠南之战,朕的大军哪次不是大胜而归?交战数年,匈奴势力早已不如从前,左右部元气大伤,只剩单于王庭苟延残喘,朕如何能姑息养奸?势必直捣黄龙,将其连根拔起!”

    刘彻环视左右,见主和派早已垂首默不作声,而主战派热血奋勇,不禁高声道:“待来年万物生发,朕必将铁骑踏平匈奴!我大汉有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有勇冠三军的冠军侯,还有这么多誓杀匈奴的将士,朕何愁大业不成?”

    “陛下英明!”未央宫前殿朝臣齐呼。

    刘彻的目光越过文武大臣,望向远方,天地广袤,疆场驰骋,他是大汉雄主,乾坤自然由他执掌。

    ----

    入秋后草料丰盛,正是养马膘的好时候,朝廷征调的战马虽然成色不一,但在马官的精心饲养下也慢慢蓄脂养膘,换上新毛。

    平阳公主素来爱马,城郊的内廷马舍自然是消遣的好去处,加之天朗气清,平阳公主也时常过来骑马闲走。这一日平阳公主如往常一般进入马舍,忽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低头梳理着马鬃,平阳公主不禁脱口而出:“大将军?”

    正在低头侍弄马匹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