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堂议(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老子刘志干的事儿。

    这所谓的政治朋党在这个时代便是与宦官对立的官僚士大夫了,为什么士人们不喜欢宦官,党锢政策就是一个最大的原因。

    从后来的史书记载所知,东汉王朝的朝堂势力博弈,不过皇权、外戚、士人三者而已。宦官势力作为皇权的权利延伸,势力广大实际上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皇帝想要密切掌控国家权利,那么重用宦官是最有效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手段。

    这样的手段就势必会与士人集团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士人集团名义上秉承忠君爱国的理念抱负,实际上更为看重的却是虚君政治,这样的政治立场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接受的。

    若是皇帝本身手段高明,能力出众,自然会有更加妥帖的方式去缓解士人集团带来的压力,可是若是皇帝本身资质平庸,那就只能施展相对极端的方法挽回皇权。

    党锢,便是一个极端但是却有效的方法,桓帝时期的第一次党锢相对温和,总体上来说,皇帝刘志行此事,是十分克制的,其目的不过是借宦官反对士人们过分攫取权力,更多像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去和士人阶级谈判,划分权力。

    可是到了第二次党锢,做法就过于酷烈了。

    时桓帝死,灵帝即位,窦武为大将军。窦武因长女入宫为桓帝皇后而为外戚,其人“多辟名士,清身疾恶,礼赂不通,妻子衣食才充足而已”,可谓是清明至极之人,还经常将皇家赏赐给太学生们,购买粮食救济黔首,这样的人若是放在太平盛世那就是圣人,而往往是这样的人也对为非作歹的宦官们是深恶痛绝。

    毫无疑问,窦武反对宦官把持朝政,自然支持党人集团,第一次党锢之祸,窦武没有办法营救党人心中悲愤万千,是故在皇帝刘宏即位后,马上任用陈藩为太傅,并同时任用了许多党人名士,党人集团的力量也因此逐渐壮大。

    可同时力量壮大的还有宦官集团,时曹节、王甫得宠刘宏,势力滔天,深深引起了陈藩的不安,于是上书窦太后要求清除宦官,窦太后身处禁中,终日与宦官们打交道,自然不能答应陈藩的要求,于是陈藩便联合大将军窦武,密谋诛宦。

    可这一系列计划却因窦太后的犹豫偏袒终至失败,曹节、王甫等人发现端倪,立即展开反扑,恳请刘宏下诏拘捕窦武,软禁窦太后,窦武事败,乃至自杀。陈藩携领属官及太学生抵抗,却也无济于事,不久便被宦官打败,下狱身死者不计其数。

    也由此开始了第二次党锢之祸。

    从窦武、陈藩的诛宦事败至现下皇甫嵩下跪谏言,第二次党锢之祸已经历时十六年。期间大大小小的诛宦举措,也多由宦官胜利而未能成就大事。

    这中间自然是少不了皇帝刘宏的刻意偏袒与绝对支持的,便如昔日刘宏就与刘辩有言,乃是宦官实乃皇帝爪牙,便是天下人意欲诛宦,身为天子,那是断不能言诛宦的,其中道理,可见一斑。

    所以,皇甫嵩坦然明言,要求皇帝刘宏解除党锢,实在是吓坏了朱儁、惊呆了卢植,甚至于听傻了刘宏。

    一时间,殿上再无声响,静谧的可怕。

    打破沉寂之人,好像从来都是刘辩,只见其行至皇甫嵩身旁,也是跪地俯拜,口中说道:“儿臣亦恳请陛下解除党锢。”

    此一言,惊呆了朱儁,听傻了卢植,却也吓坏了刘宏。

    “阿辩如何出得此言?可是忘记了昔日朕与你永安侯台之言吗?”

    “陛下与儿臣所言,句句铭记心中,绝不敢忘。”刘辩依旧跪在地上,直起上身,款款说道:“乃是宦官多无谋惧死,平叛定乱,不堪为用。党人才智者众多,平靖定难,实堪大用,若是陛下不能解除党锢,儿臣只怕会寒天下党人之心,若是才能智者投了太平道反贼,那这大汉便是真的再难昭昭了!”

    站在一旁的卢植听得刘辩这番言语,心神激动,情不自禁的夸赞言道:“大汉尚有殿下,昭昭之日,实可期矣。”

    刘宏长叹无言,只是背手立于堂前,呆呆的看着刘辩。

    “臣亦恳请陛下解除党锢。”卢植跪地叩首,言语之音,昂然凛冽。

    “臣也恳请陛下解除党锢!”气氛到了,赤面将军朱儁只觉目悬神驰,说话之声洪亮至极,响彻大殿。

    这殿上军议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竟然变成了四人恳请解除党锢的私下谏言,皇帝刘宏看着眼前这三个自己刚刚任命的中郎将,以及从第一次永安侯台下来之后便心疼的要死的宝贝儿子,终是长叹言道:“罢了,罢了,且说说袁绍勾连太平道之事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