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每到周六,早晨一醒来,我就心跳加速,着急得回想,不记得冰箱里给他们仨准备了什么午饭。
半天才想起来,今天是周六,不用带饭,送了一口气。有时候,我应付不来,也会偷懒,提前去饭馆打包一些饭菜,明知隔夜菜不好,也只能凑合。
这样的忙碌,已经十年。
约好吃烤鸭的那天早晨,Susan突然放弃了。她微信我,说今天的空气不好,她们不能出门。她说其实本来她也想约我们吃顿饭,但是过个圣诞节,手头没钱了,工资都寄回美国老家给老人了,只能等到下次开工资。
本来打算叫辆网约车,去接她们母女,虽然并不顺路,和烤鸭店完全是反方向,但是我知道,外教是个习惯节俭生活的群体,不能要求她们打车过来等我们。
她们能够应聘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通常还拖家带口。
教学工作是临时工的性质,没有社保养老福利,只是学校签合同,一两年就换个城市,或者换个国家继续打工。
他们告诉我,在中国工作很开心。工资不高,和他们国内教师收入一样,不过,消费水平比较低,就可以攒钱,争取回国后买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自己养老。
他们平时定期给国外的老家汇款,补贴家人的生活,同时还努力攒钱,去旅行。
能够离家这么远,背井离乡出来教学,有些人是出于兴趣,而多数人只是为了讨生活。
他们当中多数已经是中老年人,努力迎接各种不适应的挑战,饮食习惯和文化的差异,朝九晚五,工作量很大,很多人到了双休日都只想在家躺一天,没有更多精力出门去。
有时候,也应该给我们身边的老百姓普及一下外国人这个概念。
乔治曾经告诉我,他老家的很多中学同学,来中国旅游一次的钱都很难拿出来。
他们羡慕嫉妒乔治这样的同学,有能力有勇气来到亚洲工作,甚至定居,那是他们向往过,却做不到的事。
我曾经去过乔治老家的一个亲友家,那房子虽然是小别墅的款式,但是里面拥挤狭小,卫生间洗脸池的木门已经腐烂快要掉下来,客厅的沙发已经变形,坐下去就很难起来。
电视机很破旧,还是咱们国人早就淘汰的那种14寸老式电视,厚墩墩的笨重无比。
恍惚间,我以为自己穿越回到中国七十年代的穷人家里……
乔治的同事里,有个加拿大老师,长得有点帅,妻子来自中国江苏农村,学英语专业。
两口子节俭到吝啬。前后生了俩孩子,所有的婴儿用品,推车,小三轮车,全都不肯自己买,直接跟熟人同事们索要。收了大堆的礼品,也不请大家吃顿满月饭,或者百天宴。
回加拿大探亲也从来不带一分钱的礼物,理由是,婆家说了,什么都不缺。
这些年来,我看到的外教群体,是普普通通的打工族。
其中也有非常敬业有能力的,也有混日子懒惰贪吃的酒鬼,还有瞒着老家的妻子,到处找寻找艳遇……
我告诉自己的孩子们,为自己的爸爸自豪吧。由于在学校多年的勤奋敬业和努力付出,他已经得到学校的高度认可与欣赏。爸爸真的很优秀。
还经常获得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