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间主上又展开了笑颜,眼里的忧郁被希望代替。
“胡御史,我就等着听你的好消息了。来,喝茶。”
主上端起面前的茶杯,效仿胡子甘那般陶醉地嘬了一口。
他也很想感受家乡的味道,可惜这杯茶给不了他所想要的东西。
胡子甘力道精准的上奏了秦王朱樉在秦地的所作所为,表面上看起来不痛不痒,全是传闻,实际上朱元璋根本无法置若罔闻。他把朱标叫到了跟前。
“你二弟的事听说了吗?”朱元璋不说“秦王”,而说“二弟”,有些责怪朱标的意思——他对自己的亲弟弟关心几多?
“父皇,发生什么事了?二弟闯祸了?”朱标神色焦忧,这正中朱元璋的下怀。
“哼,你二弟这几年都在干什么,你知道吗?”
“他?稳定西北边陲。”
“那是前几年的事了,朕问的是这几年。”
“不知……儿臣只听说他喜欢斗鸡。”
“欲不可纵,乐不可极。现在秦地的小儿都知道‘斗鸡胜读书,羽毛争英雄’,你说那里还能再出状元、榜眼、探花吗?”
“父皇,儿臣未听说……”
“不只是小儿,王公贵族们不爱钱,也不爱权了,他们只爱鸡!现在若是让你二弟上战场,恐怕他带去的不是兵而是鸡吧?”
朱标紧锁眉头,不再说话。
“朕原先也知道秦王斗鸡的嗜好,朕以为这不过和朕下围棋一样,忙碌之余放松身心而已,没想到……”
“父皇息怒!二弟一向应规蹈矩,知高识低,儿臣不相信二弟会如此荒唐。儿臣愿亲赴西安了解实情!”
“亲赴西安?”朱元璋想起了大臣谏迁都西安之事,他把右手压在脑门上,右手肘撑在桌面上,低头沉思。
半晌,他抬起头来:“也好,你去了解一下那些闲言碎语是否属实,弟弟们对你这个大哥还算敬重,不敢造次。如果秦王真的有所逾矩,以责后效还是罪加一等,你自己看着办吧。”
“是,父皇!儿臣一定严查此事,以儆效尤!”
“嗯,还有一事,迁都之事。”
“父皇想让儿臣考察西安是否可做都城?”朱标很快就猜出了朱元璋的心思。
朱元璋点了点头,摸着自己花白的胡子说道:“朕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从前到汴梁去的时候,此事就交给你吧。”
“父皇放心,儿臣定当详加查看!”
一个玲珑剔透的翠绿小瓷瓶在恕妃的手里颠来倒去,时不时被五只白净但已初显苍老的手指反复抚摸着。
小云端着一盆凉水走了进来:“娘娘,这大热天的,擦擦汗吧!”
“嗯,别把它弄湿了。”恕妃用小瓷瓶指着案子上的一把折扇。
“娘娘,这扇子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刚才谁来了吗?”
“打开看看!”恕妃满脸得意,好像在炫耀自己的杰作。
折扇上画着一个强壮的大脚女子,她正背着一个男子飞速奔跑。这个男子身着军士常穿的对襟,脚蹬马靴,大腿被鲜血染红了一大片。
“啊!”小云吃惊的捂住嘴巴。
“认出来了吧?哈哈哈!好!好!”恕妃拿起扇子,时而点点头,时而又摇摇头,“好久没作画了,有些笔生。”
小云赶紧抢过扇子,并且合上,然后又走到门外,四下张望了许久,才进屋来,带上了门。
“娘娘,当心隔墙有耳!”小云压低声音。
“嗯,还有这个。”恕妃把翠绿的小瓷瓶递到小云面前。
“这是?”
“当年我离开神农宫的时候带出来的宝贝,它叫‘神农顶’。二十多年了,它一直躺在这皇宫中暗无天日的角落里,现在它该亮相了。”
恕妃打开瓶盖,盯着细小的瓶口,笑着说道,“小云,研磨。”
神农顶翠绿的粉末落在黑色的墨汁中变成了墨汁的一部分。
它不在乎失去自我,只要能实现最大的价值。
恕妃用毛笔在这种新配制的墨汁中蘸了几下,轻巧的把毛笔移到了扇子的最左侧,写下:“癸卯年六月初六”。
完成之后,她满意的端详着这七个字,很显然,它们才是这把扇子最耀眼的部分。
她嘟起红唇,轻轻的吹了几下,待字迹干了之后,把它折起,交给小云。
“小云,别再打开折扇,免得伤着你。将信与折扇火速寄给西安大慈恩寺的住持慈阔。”
恕妃从宽大的袖子里掏出一封信件,递给小云。
小云将折扇和信收好,快步走出门去。
恕妃来到院子,抬头仰望着湛蓝的天空。
一朵朵白云悄悄地向她施展着魔法,一会儿变成纷纷洒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