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昌龄简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1]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2]

    中文名:王昌龄

    别名:王少伯、王龙标、王江宁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约武周圣历元年(698年)

    逝世日期:约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

    人物生平

    嵩山学道

    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

    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岁,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学道。

    唐开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岁,约在是年前后,客河东并州、潞州。

    边塞留名

    开元十二年甲子(724年),二十七岁约在是年前后,赴河陇,出玉门。其著名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

    开元十四年丙寅(726年),二十九岁。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是年有《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之作。“山阴崔少府”即崔国辅。

    进士及第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

    开元十九年辛末(731年),三十四岁。在长安,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河南汜水县尉。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733年),三十六岁,当年四月,在长安参加宴会,有《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个人作品

    王昌龄一生创作将近200首诗作,留下来的有181首。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七绝七十四首占盛唐的绝句的六分之一。有《王昌龄集》留世,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出自百度百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