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就是弹药的消耗多了些。
好在东北工业的第一期建设已经进入尾声,完全可以支撑起远东军区的消耗。
中国东北有着发展工业所必须的资源,而且这些资源的储藏量十分丰富,又经过了日本人的大量开发,可以说东北的工业产量、产值在整个中国都是数得上名号的。
后来西国党收复东北,也趁机对当地的工业进行了考察研究,进而形成了一份新的东北工业发展计划。
按照计划,东北将建设成为一个十分强大的工业基地。这个基地除了有强大的生产能力,还有强大的研发能力。按照计划东北工业基地将以沈阳,哈尔滨、长春、齐齐哈尔四城为核心来建设,让其附近的城市分担主城市的一部分功能。
按照计划,东北工业基地将在两个五年计划里建成,其中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民国二十八年终于民国三十二年。
当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东北工业基地将独自承担起为东北军区、朝鲜战区、远东战区提供各型武器装备和相应弹药的能力(各型导弹、磁导鱼雷、线导鱼雷除外)。除此之外还要为海军北海舰队建造与维修除重型导弹巡洋舰和航空母舰外,其他各型战舰的能力。
这都是现实因素决定的。
中国最强的造船能力在原西联辖区,其他地区的造船能力实在是让人惨不忍睹。为此西国党不得不将一部分造船人员抽调到其他地方,希望以此以老带新,扩大造船人员的规模,可这都需要时间。
而且不同等级吨位的舰船建造难度是有区别的。
举个实际的例子吧。
后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期以来都是使用的老式装备。后来还是因为经济发展了,各种技术得到突破了,这才开始大量造舰。
在大量造舰的初始阶段,四千吨级及其以上吨位的主力水面战舰一般来说都是一次造两艘,以此试验新装备,积累经验教训。
零五一c型驱逐舰(二零零五年服役,七千吨级)、零五二型驱逐舰(一九九四年服役,四千吨级)、零五二b型驱逐舰(二零零四年服役,五千吨级)、零五二c型驱逐舰(二零零五年服役,六千吨级)、零五四型护卫舰(二零零三年服役,四千吨级)都是这样的产物。
后来技术得到了验证,海军的造舰计划基本上翻了一番,多种战舰开始大批量建造,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同型号只制造两艘。
其中尤以零五四a型护卫舰(二零零八年服役,四千吨级)的大规模服役为标志。自零五四a型护卫舰开始,pla海军的战舰开始大量服役,依据实际情况,每批次同一型号的战舰都会同期建造至少四艘,甚至更多。
从上述各型驱护舰的服役时间和排水量上看,中国的造舰能力在稳步提高,从四千吨级开始起步,逐步提升,目前达到六千吨级。
每级战舰的吨位越来越大、设备越来越先进、战斗力也越来越强。
李斌有理由相信,未来pla海军驱逐舰的吨位会更大、性/能会更强。
因为六千吨级的驱逐舰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还是小了点,排水量最好接近一万吨,达到美国阿利伯克3级驱逐舰的水准。
pla海军的发展道路被外界称为“小步快跑”,不但使用有限的资金更新海军战舰,还从中吸取了大量的经验教训,为后来更大更先进战舰的研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自二零零八年始,中国各大造船厂开始大量造舰,让国外直呼——pla海军在暴兵了。
在这一时空,从原西联辖区抽调到东北的造船人员,最开始的任务不是造船,也不是修船,而是调查船厂的情况,看看到底该怎么改造造船厂,或者干脆直接放弃另作他用。
造船厂改造完成后,他们的第一件任务就是修理商船,然后才是修理军舰,进而建造军舰。
他们最开始建造的军舰都是排水量在一千吨级以下的辅助型军舰,后来技术上来了,特别是那些新造船人员的后来技术上来,他们才慢慢开始建造排水量更大的战舰。目前最大吨位的战舰是八千吨级的正名级驱逐舰。
另外说一句,在本时空新的中国海军舰艇规划中,只有标准排水量在一万吨以上的主力水面战舰才能被称为巡洋舰。
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了,东北工业基地不但可以建造、维修海军所有类型的舰船,还可以生产中国复兴军的所有武器装备与相应的弹药、燃料、被服等必需品。
至于某些东西,因为地域局限/性,东北工业基地是肯定生产不了的,比如说云南白药、金鸡纳霜、天然橡胶之类只能生长在南方的东西。
现在的东北工业基地根据前线部队的反映和实际情况,开始了新的生产计划。
各型三二式坦克的产量开始逐步降低(前期型号早已不生产,这里指后期型号),而四一式步兵战车和zzt-54(五四)/55(五五)主战坦克的产量开始全面提升。前者主要提供给攻城部队和后勤运输部队使用,后者主要提供给王牌部队。
同时也开始试生产fzg-12(十二)战斗机、pl-2(二)近程空空导弹、pl-3(三)中程空空导弹、线导鱼雷、磁导鱼雷,争取早日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
有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张孝准也很难下定决心去正面硬撼。
因为正面硬撼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张孝准不喜欢这种打法,也不愿意采用这种打法。
这时候,有一个参谋提出来,干脆仿照库尔图克案例,将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苏联城市给炸成废墟,然后再拿下沿线城市。
可这不就意味着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城市真的要从地图上毁灭吗?
ps:此处的排水量都是指满载排水量,而不是标准排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