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营。
说是独/立反坦克歼击营实际上应该说是独/立自行火炮营,只不过由于苏军的自行火炮大多数时候都是用来火力支援的,而不是像德国那样用来反坦克的,因此才被苏军称为自行火炮。
独/立反坦克歼击营主要装备口径在一百二十二毫米以下的自行火炮,比如说su-76(七六)、su-85(八五)、su-100(一百)、su-122(一二二)、isu-122(一二二)自行火炮。
远东苏军在和中国装甲部队的多次交战中发现,己方自行火炮的战损要比己方坦克的战损小很多,而战果又大很多。
后来的调查显示,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己方自行火炮的外形要比坦克低矮,不易被发现,而且能够搭载更大口径的反坦克炮。
更大的口径意味着更大的威力,远东苏军由此专门组建了新的反坦克歼击营,专门用来对付中国的装甲部队。而且还明确规定,只能用口径在一百毫米及其以上的自行火炮才能对那些防御力强的中国装甲车辆进行打击,口径在一百毫米以下的只能欺负一下装甲运兵车、装甲指挥车、弹药输送车这类防护力根本就不强的装甲车辆。
独/立机动炮兵营是远东苏军将那些大口径、远射程的自行火炮集结起来统一使用,负责为地面部队提供炮火支援。
之前的交战表明,牵引式火炮除非放在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厚实堡垒里,否则绝对会在开炮后的第一时间被中国炮兵的反制击毁。而自行火炮则不一样了,只要在短时间内将炮弹打出去,然后马上转移,自然就不会有多大的损失。除非中国空军的飞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飞行在交战区上空。
有了这样的想法,远东苏军将口径在一百五十二毫米及其以上的自行火炮全都集结起来,按照类型分成了数十个独/立机动炮兵营。
独/立机动炮兵营装备的大多是su-152(一五二)自行火炮、isu-152(一五二)自行火炮,少量装备口径在二百零三毫米及其以上的自行火炮。究其原因还在于苏联远东地区交通条件的限制和更大口径自行火炮的缺乏机动灵活。
与其大量制造那些威力虽大,但却容易被中国空军摧毁的自行火炮,倒不如大量制造火力强,而且机动力又足够的自行火炮,必要时这种自行火炮还能承担起反坦克的任务。
就如su-152(一五二)自行火炮、isu-152(一五二)自行火炮这样的,这两型自行火炮的最大缺点就是备弹量实在是太少了——只有区区的二十发,但对不可能长时间进行炮击的苏军独/立机动炮兵营来说,这点备弹量也足够了。
没准儿还没等这二十发炮弹打完,中国的反制炮弹就打过来了。
当然了,远东苏军也没忘记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倾泻大量弹药的火箭炮。
有了口径为一百三十二毫米的bm-13(一三)喀秋莎火箭炮的光辉战绩在前,苏联加大了对火箭炮投入的力度,口径为二百四十毫米的bm-24(二四)火箭炮就是最新作品。
在后世,bm-24(二四)火箭炮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也就没有量产,但在这一时空,苏联解决了其中的大部分问题,使其可以量产并装备部队,成为苏军炮兵的一张王牌。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射程比较近,最大射程也才五公里的样子。
咳咳,顺便说一句——由于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实在是太出名了,以致于后来苏联的所有火箭炮在短时间内都被称为喀秋莎。
远东苏军控制下的兵工厂早就已经开始全力生产,大量生产那些能够速射且快速移动的轻武器,比如说波/波/莎冲锋枪、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也被苏联称为dp轻机枪,被中国称为转盘轻机枪)。
在加大速射轻武器产量的同时,远东苏军减少了反坦克枪和小口径反坦克炮的产量,转而加大了反坦克手雷和反坦克地雷的产量。
说白了还是因为反坦克枪和小口径反坦克炮对中国重装部队构成的威胁实在是太小了,还不如反坦克手雷和反坦克地雷的威胁大。至少反坦克手雷还能击毁中国坦克的履带和发动机,而反坦克地雷还能消耗一下中国人的炮弹。而反坦克枪和小口径反坦克炮由于是直射型武器,除非打到致命点,否则是不能击毁中国坦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