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王储可有决战的时日?”徐达询问。
“按常理,决战的主动权已在我们手中,他们不会轻易出战。”朱标笑盈盈地说。
“王储,微臣并非自负之人,但自与王保保交锋以来,未曾败北,心理优势,我方明显。”徐达坚定地表示。
“那在广袤的沙漠呢?尤其是深入草原的漠北地带。”朱标反问道。
“这个,未曾遭遇过。”徐达坦率回答。
朱标面色一沉,接着说:“徐叔,据侄儿所获情报,那些晋商可能泄露了我军消息给北元。”
"他们?怎敢挑战天命!”徐达怒睁双眸,眼中的火花犹如炽热的星辰。
他深知晋商暗中交易奇物,此事大明皇室虽默许,但泄露王师机密,乃触犯神罚,足以覆灭全族。
“何故不敢?”朱标淡然挑眉,轻松回应,“大明王朝尚年轻,前朝元帝国历时悠久,其子民情感深厚,不言而喻。元人统治此地的岁月,远超九十年,徐叔可明白,这片土地的记忆并不短暂。”
“殿下意欲如何?是要对这些晋商采取行动吗?”徐达压制住内心的愤怒,问道。
陛下对待他们恩宠有加,仅凭《开中法》便让他们获利丰厚,为何仍要背叛王国?
“徐叔稍安毋躁,切莫打草惊蛇,侄儿有一策,可借他人之手铲除叛逆,徐叔可愿倾听?”朱标微笑道,“此计可一举两得。”
徐达立刻精神焕发。
……
王保保屹立于广袤的草原之巅,遥望南方,威猛的身影透出无尽的叹息。
自退隐大漠以来,他时常怀念中原的繁荣景象。
常言汉人内部纷争不断,实则蒙古人亦不逊色,否则如何轻易失去江山?
回顾南宋,汉人在生死关头尚能团结抗敌,坚持对抗元军最巅峰的四十年。
那是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四位大汗不懈努力,才勉强灭亡南宋。
相比之下,元朝的黯然退场显得格外狼狈。
这中原的繁花似锦,是否再无归期?
王保保沉浸在思索之中。
“禀报,河南王!据情报,明军粮草仅余数日,山西方面即将送来足够一月之需。”斥候队长匆匆来到王保保面前报告。
“一月的粮草!”王保保咽了口唾沫,脸色阴沉。
中原果然富饶,能持续输送粮草至前线。
回想起先祖西征,唯有掠夺一路。
“徐达这老狐狸,耐心非凡!”王保保心中惋惜,“只差一步便可成功!”
他利用蓝玉急切建功的心理,假装败退以诱敌深入,结果徐达竟果断剥夺了蓝玉的兵权。
这实在违背常理,何曾见过胜仗之后还要遭受鞭笞,被剥夺权力的?
“河南王,看来对手意图与我军消耗到底!”斥候队长忧虑道。
王保保深表赞同,点头道:“不错,再有月余粮草,对方定会继续周旋,久而久之,军心难稳!”
绝不能让这次粮草输送顺利。
蒙古铁骑如风,即使绕行千里,只需多费些时日而已。
“情报准确吗?”王保保询问道。
"是关于那些泰坦商团的情报,他们与我们大元的交情向来深厚。只是……"斥候队长稍作停顿,续道,“大明皇廷运用‘泰纳法’笼络了这些人,他们或许会倾向于对方那边。”
“你还不明白。”王保保轻笑一声,“世人常说,养虎为患。假如大明吞并了我们大元,便无需在边境屯集数十万大军。那‘泰纳法’的意义何在呢?”
听罢,斥候队长眼中闪烁着光芒:“河南王英明!”
王保保,北元中少有的智者,洞察未来。
他的猜测不无道理,也是泰坦商团所忧虑的。
只有大明与北元持续争斗,“泰纳法”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一旦北元陨落,粮食输送的需求将大幅减少,精于计算且吝啬至极的朱皇帝必定第一时间废除“泰纳法”,那时泰坦商团的地位将骤然下滑。
想到朱皇帝对商贾的种种偏见政策,泰坦商团也害怕自己成为过河拆桥的对象。
这些商人们能想到的,英勇如王保保又怎会想不到?
甚至可以说,那些商人口未开,王保保已能猜到他们的心思。
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商人仅是点缀,无法左右大局,真正的主宰永远是那些政治人物。
就像满清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曾富可敌国,但左宗棠去世后,他即刻遭到李鸿章清算。
马云大人亦是如此。在华夏,商贾应专注于贸易,妄图涉足政治只会自食其果。
论策略,他们始终不及那些政客。
“本王深知那些商人所求,也明白他们的疑虑。”王保保自信满满地说,“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