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句丽很清楚,他们的主要敌人是大唐,所以高句丽的重兵都在高句丽和大唐的交接之处。
而在新罗和百济这里,军队的数量不多不说,而且也都是一些二线部队,精锐主力都是在辽东地区跟大唐边境线的对峙区域。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渊盖苏文刚开始会采用那样策略的原因,如果都是高句丽的主力部队,能够力扛前隋百万大军数次征讨而不败,新罗和百济根本就不是对手。
更不要说坚持这么久了,直接横扫就行,哪里用的上战术?
不过这么一想,李道宗又发现一个盲点,这确实是战略级别的战术啊,高句丽在面对百济和新罗的时候布置的兵力这么少,但大唐目前跟高句丽这边的距离,如果全力运输的话,理论上可以在十天内就运送五万精锐大军过来。
五万精锐部队是什么概念?李道宗比谁都要清楚,现在各国对外公布兵力的传统就是连同辅助运送粮草的临时征调的民夫等都要算上。m.gΟиЪ.ōΓG
包括后方的城卫军等等都要加上。
但实际上大唐和高句丽的精锐部队各自不会超过十万,大唐之前的府兵虽然有六七十万,但那也只是数字,真正能打仗的精锐也就是十到二十万之间。
而这些精锐还不能都投入到高句丽作战当中去。
当然,这是以前的大唐,而不是现在的大唐,经过义务兵役制配合募兵制的职业军人改制,仅仅两年多的时间里面,大唐现在的六十万军队可以说都是精锐!
即便是很多部队以新兵为主,但这些新兵可都是十八岁至三十岁之间,年轻力壮的男人,而且配备有全身铠甲,弓箭,充足的箭矢,以及足够的训练时间,和充足的饭食。
这些东西加起来,让这些即便是以新兵为主的部队恐怕都比以前大唐府兵制时期的精锐部队战斗力更强。
但高句丽可达不到大唐的地步,所以如果五万精锐出现在高句丽的腹地,然后正面兵力同时进攻的话,李道宗有信心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就直接拿下整个半岛!
到时候拿下殿下所命名的鸭绿江,这才是致命的战略要点。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现在就需要在新罗和百济囤积足够的粮食了,并且建立粮库。
到时候接管这两个国家之后,那么只要高句丽动手,大唐就可以直接顺势推进。
李道宗心里瞬间开始想到了未来战争的重要后勤保障,有些东西,总是要未雨绸缪的。
这么说来,顺便将后续的战略给更改一下吧,想必这个殿下应该不会拒绝。
李道宗决定自己一会儿就给殿下写一份奏章让人送回长安,至于新罗和百济这里,稳住局面没有任何问题。
李道宗在这里沉思,金德曼和新罗的将军自然不敢打断,房间里面一时间有些沉寂。
当然,金德曼和这位金将军估计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李道宗考虑的问题早已经不是如何帮他们守住边境了,而是已经考虑到了如何灭掉高句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