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扩大战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雨下大了,泥路就变成泥河,人能不能走不说,各类物资的运输是肯定走不了的。

    如果山石滑坡、洪水泛滥,人也别想走了。

    米泽仙台这一带,正是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洪水的地段。

    希望这雨下不了多久吧。

    然而事与愿违,一天一夜了,雨势愈来愈大,没有任何停止的意思。

    不对劲,秦禝下令,全军移营到更安全的地方。暴雨之中,人鸣马嘶,一片混乱。

    等到移营完毕,秦禝自己都变成了一个泥人了。

    营地移得非常及时,移营后的当天夜里,一股泥石流从山上冲了下来,至少五分之一的旧营地被掩埋了。

    秦禝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下令,营地四面八方,严密警戒,而且,最远的警戒线布置在营地数里之外,电报线也跟了过去,不是为了防范叛军——这天气谁也动不了窝,而是为了预警洪水和泥石流。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雨势时大时小,但就是不停。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洪水、泥石流遍布,道路断绝。但是十多万大军的补给线,不能不管,于是很多扶桑的士卒,昼夜冒雨出动。修复道路

    暴雨之中,洪水、泥石流威胁之下施工,极其危险,明明没有一支弓箭射过来,但伤亡却与日俱增。

    一支骑兵侦查小分队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肯定是在哪儿遇上了洪水或者泥石流。

    秦禝也笑不出来了。他什么也做不了。

    你有再多的奇谋妙计,也没法和老天爷作对。

    他阴沉着脸想,这雨再这么没完没了地下去,我就成海军了。

    十几万的大军,像一大群鸭子似的,被困在瓢泼大雨之中,动弹不得。

    这场雨,一口气不停歇地足足下了一个月。

    秦禝从叛军那里夺来的时间,老天爷又大部分还给了叛军。

    当太阳终于露出脸来,已经沤得发了霉的士兵们疯狂地冲出了帐篷,绝大多数人都光着膀子,有的干脆脱光了全身衣服,整个营地,到处狂呼乱喊。

    心柔就只好呆在帐子里了。

    收拾完心情收拾路面,扶桑的士卒又奉命修复道路。

    这真是大军中最忙碌的一支的部队,从大雨开始就没有停过手脚,看着这帮整天在泥浆里打滚、军装已经变成土色的部队,秦禝心想,真该给他们颁一个“集体一等功”。虽然现在的体系中没有这个说法。

    对于路上接下来的叛军的两个据点,隼斗裕太和秦禝商议,希望由右路军攻打索山。自然,剩下的泽连山就是左路军负责了。

    泽连山地处交通咽喉要道,防御营垒由前后左右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可以相互支援照应,“体系”较为严密复杂。

    但说到地形,泽连山就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而索山的防御体系虽然相对简单,是传统的左、中、右一字排开的阵势,可地势远比泽连山险峻,因此,索山是比泽连山难打的。

    泽连山打起来会“繁琐”一些,但只要按部就班,一个一个营垒打,以龙武军的实力,不犯大错,总是拿得下来的。

    这一点,隼斗裕太很清楚。秦禝明白他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原因:他之前没打过什么太像样的胜仗,追击叛军时还败了一阵。隼斗裕太需要一个过硬的胜仗证明自己,堵别人的嘴。

    事实确实如此。但有一点。秦禝没有深想:一个月没完没了的大雨,几乎把隼斗裕太憋疯了,他需要一场痛快淋漓的战斗来发泄,而打泽连山的那种战法,在他眼中,实在“不够痛快”。

    秦禝当然同意了隼斗裕太的这个提议。本来他还想就某些事项提醒一下隼斗裕太,可谢并非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部下。有些话不是那么好说,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开口。

    于是左、右两军分头行动。

    路已修通,左路军顺利到达了泽连山。

    这是一个小镇,因镇中的一所新希望浸信会教派的教堂而得名,叛军在镇外布阵。

    秦禝仔细观察叛军的防御体系,心想:有点意思。

    叛军的营垒分成三处。两个在前,一个在后,大致呈一个倒“品”字形,形成了一定的防御纵深。

    不仅如此,每一个营垒本身也不是简单的一线布防,而是前后好几道工事。每道工事之间相距百来米不等,就是说,每一处营垒自身也形成了一定的防御纵深。

    这样,龙武军进攻前边这两处营垒时,打左边的会受到右边的侧面阻击。打右边的会受到左边的侧面阻击,同时打吧。一样会受到交叉阻击。

    叛军营垒前地势开阔,龙武军以攻击队形前进时,侧翼完全是没有防护的,如果受到攻击,只能硬挺,必然会造成严重的伤亡。

    而叛军防线都有一定纵深,龙武军付出重大代价,终于来到防线前开始突破,除了要受到防线本身的层层阻击、减缓进度外,来自侧翼的阻击的时间也被大大拉长,进一步增加伤亡和减缓进度。

    那么,不正面强攻,绕到这两处营垒的侧后翼去?

    别忘了,人家后面还有一处营垒呢,真绕过去了,是打前边这两处还是打后边那一处呢?不论打哪一边,后背就等于卖给了另外一边。

    那么,绕得再远点,大迂回,绕到后面那处营垒的后面?

    做不到。因为,叛军后出营垒的右手边是一条河流,左边嘛,再往左就是索山,两边叛军一起盯着呢。

    这个防御体系,在当时,几乎可以算是最先进的了。东线应该有,西线,秦禝是第一次见识到。

    嗯,涨姿势。隼斗裕太,您是没亲眼见到,不比索山好打呀。

    怎么办?硬来吧。

    很快,叛军就发现了左边营垒前面的空地上出现了龙武军。

    但奇怪得很,北佬没有排成正常的横列进攻队形,而是三三两两,猫着腰,走两步、停两步,好像猴子一样,跳着跳着地往前走。

    搞什么鬼?

    不管他,弓箭直接掩射过去先!

    但那群龙武军前进的速度几乎没有任何减缓。

    打不中。

    叛军从来没打过这样的目标,太矮了,太分散了,而且运动得没有任何规律。还有,营垒前的地势虽然开阔,但绝非平坦得和操场似的,一样有高低起伏,龙武军猫低身子或者蹲下来,随时都找得到掩蔽物。

    所以,不论正面还是侧面,射过去的箭矢——瞄不准的不说了,就算瞄得准的,不是从人家头顶飞了过去,就是打在障碍物上,而龙武军的士卒还能乘机用弓弩还击。

    而像猴子一般窜来窜去的龙武军士兵,能够在途中随时随地开枪,叛军这边,不断有士兵被击中,防守方的伤亡居然远远大过进攻方的伤亡。

    叛军骚动了:这仗怎么打?

    龙武军已经逼近营垒前沿,即将发动最后的冲锋了。

    就在这时,龙武军阵上战鼓声起,无数身影踏步出阵——倒是一线排开,但根本不是进攻队形,而是一出阵就开始全速奔跑,呐喊着冲向敌阵。

    左边的叛军顾不上龙武军新的攻势,因为营垒前沿的龙武军已经冲上了营垒。

    右边的叛军拼命还击,倒也射倒了一些龙武军,可这群龙武军不是按正常进攻队形和速度前进,叛军所获有限,更无法有效阻止龙武军的夺命狂奔。

    两军营垒相距并没有多远,左边营垒里的叛军刚和攻进来的龙武军拼上了,后面这一大拨龙武军就涌到了,叛军营垒一下子便被淹没了。

    叛军回撤,龙武军从后掩杀,叛军营垒的那点纵深,相对于龙武军的人潮而言,空间实在有限,第二道营垒很快失守,接着是第三道——从龙武军进攻开始不足一个小时,叛军左前营垒便失守了。

    这个过程中,形势变化太快,手忙脚乱的右前营垒没帮上什么大忙。

    龙武军的散兵战术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秦禝抽了一个完整的营,让这只部队练习散兵冲锋,这支部队之前一直闭门造车、埋头苦练,没有没有给他们派活,泽连山小试牛刀,一击成功。

    一个营人数有限,不能左、右两边同时发动进攻,只好先挑一个打下来再说。

    但叛军左前营垒既失,右前营垒便孤掌难鸣,本可侧面攻击敌人的,反被敌人从侧面攻击,龙武军正面、侧面两面夹攻,没有花太大的气力,又拿下了叛军的右前营垒。

    只剩下后面的主营垒了。

    这个主营垒,设在一个小丘之上,这个小丘和西南方的索山遥相呼应,但海拔比索山低得多,算不得山。

    工事坚固,坡度平缓,仰攻,丘上向下,坡上障碍物少,即便散兵队形,也会有不小伤亡。何况练了散兵战术的只有一个营,相对于叛军的主营垒,人数还是显得太少了一些。

    就在这时,隼斗裕太的战报送了过来,秦禝拆开一看,隼斗裕太的花体字龙飞风舞,细看,眼睛不由一亮,好像听到了隼斗裕太的大嗓门:侥幸射杀对方的统帅,明天准定拿下索山!

    秦禝感慨一番。传令:天色已晚,收兵回营。

    众将错愕,好像才……四点多五点不到吧?

    有人心中暗道:既然说索山明天收功,如果左路军今天就把泽连山打了下来,岂非比得右路军难堪?秦禝定是要给对方留面子,一双两好嘛。

    秦禝一边下令埋锅造饭,一边派人给土丘上的叛军指挥官送了一封信。话说得很客气,中心思想是:愿意降否?

    条件很优厚:士兵放下武器,各归本乡,军官可以带走佩剑和马匹。

    叛军主营垒的回信,话也说得很客气:盛情可感,但我若投降。即置索山友军于绝地,所以好意只能心领。

    秦禝感慨:义士啊,那么明日再战吧。

    ===================分割线=============

    秦禝微微一笑:天色真的已晚。该办正事了。

    夜色浓重,龙武军悄悄出动了。

    秦禝白天一番做作,全是为了迷惑叛军。

    当然,如果叛军肯投降,秦禝会守诺的。

    这个时代,受战术和武器的局限,军队较少夜晚作战。晚上既看不清楚目标,也很难保持队形;

    因此叛军指挥官是想不到龙武军会夜袭的。

    散兵战术的成功给了秦禝很大的信心,有散兵战术打底,夜袭便有成功可能。

    龙武军散兵营摸上了土丘。

    待到叛军惊觉,龙武军已经到了眼皮子底下。

    一支火箭冲天而起,土丘上下杀声大作,散兵营冲入叛军营垒,土丘下早已集结待机的后续部队向坡上扑去。

    叛军猝不及防,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小部分溃下土丘,向南逃去,大部分做了龙武军的俘虏。

    其中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