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 这不会是三国吧?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建安城一处酒楼。

    一名青山的客人,神秘兮兮地对自己同伴说道:

    “你听说了吗?说封神演义那位先生来,咱们建安城了,听说之前在那说书茶馆说了一个新故事,叫三国演义。”

    旁边的客人用筷子夹了一粒花生米。

    “真的假的?不是说那位先生一直都在营中吗?营州可是最咱们天最汉北边,而咱们建安城,可是最南边,这一来一回,怎么的也得一个月吧?”

    眼见自己同伴不信那名客人顿时就急了:“你看我的消息,还能有假,那位小先生说完封神演义恰巧是一个月前,如今出现在咱们建安城,不是正好对上了吗?

    而且这事儿不是我说的,据说当时在场的,可是有李家的一位公子,这位小先生的身份,可是他亲自证实的,还能有假?”

    旁边的人一听来了兴致,比李家的地位在建安城,自然能够收获大量话题。

    “是李家哪位公子?”

    旁边那人没想到自己的同伴会问到这个问题,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这个我倒不是很清楚,因为据说那位公子好像想要隐瞒自己的身份,不过那亮出来的离家一排是真真的。”

    那名同伴闻言脸上露出了失落的表情,心中忍不住猜测,联系哪位李家公子都不知道,恐怕是有心之人假冒的。

    眼见自己同伴不信,那人顿时就急了:

    “你怎么还能不信我呢?我跟你说,那位公子绝对是李家的人,大慨是那说书茶馆掌柜的亲自说的,而且那位小先生更是当众上台说了一段,那手段简直神乎其技,原来的说书先生跟他根本没法比。”

    那名同伴还是不信有些应付的回复:“哦,那不知那位李公子是如何断定这先生就是说封神演义的那位先生呢?要知道说书好的可是多了。”

    看出了自己同伴眼神中的敷衍,急于证明自己的青山客人开口:“这你就有所不知,据说那位说封神演义的小先生曾经被咱们天汉唯一的异姓王,东方王爷请到过府上,刚是当着所有宾客的面给说了一段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

    那东方王爷是何等身份?因此自然没有商人以及其他的说书先生在场,所以这故事除了那位小先生之外,也就只有十分有身份的大人物们才有幸听过。

    凑巧李公子就认识一位瀛洲的大人物,因此也听过这个故事,现在咱们整个天汉要说听过封神演义的,那太多了,因此,那位小先生要证明自己说封神演义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当时那位李家公子就提议让他说一段当时在东方王府说的那段。

    那位小先生也是真金,不怕火炼,从开篇说起,一直说到当时在王府说的那段。”

    这是旁边一桌也插嘴。

    “这件事我也听说了,确实是如此。”

    “我凑巧就在场,这位兄台确实说的没错,那三国演义说的甚好,可惜那先生不是那说书茶馆的先生,当时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才说这么一段了,所以不知这之后的故事何时有缘才能听说。”

    “我倒是听说那小先生似乎是要带咱们建安城呆上一段,说书茶馆的老板似乎是有意想要请他留在茶馆说书。”

    “我听说其他的他管就管,听到这个消息也都过去请小先生,但是小先生暂时还没有答应。”

    “唉,以那封神演义的火爆程度,那位小先生肯定不差钱,只希望咱们建安城的那些掌柜的能够心诚一点留下对方,到时候咱们也能过个耳瘾。”

    酒店当中议论纷纷。

    一名汉子坐在角落里自斟自饮,听着众人议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众人议论着议论着就将话题聊到了昨天听到的三国演义的故事当中。

    “那大哥刘玄德不愧是山中靖王之后,桃园结义后,兄弟三人连破黄巾军。”

    红脸大汉点头,这应该说的是书中的人。

    “那曹贼也实在可恶,我本以为他测懂乃是天下豪杰,没想到却杀了那对他有恩的吕伯奢,小先生,果然说的没错,曹董本是一类人。”

    红脸大汉喝了一杯酒,心道这应该也是那三国演义中的人。

    “还有那三弟张飞,也属实仗义,与兄弟二人结义之后就散尽家财资助大哥起病果然是条汉子。”

    红脸大汉暗自思考:之前提到了大哥,刘玄德又提到了桃园结义,如今又有人提到了三弟张飞,看来应该是一众兄弟结义,只是不知道有几人,听这语气,最起码有三人不知道那老二是谁?

    正想着就听旁边的人说到:“我倒是敬佩那二哥关羽,不畏强权,拔刀杀人,武艺更是了得。”

    红脸大汉点头,原来这二哥叫关羽,应该也……关……关羽?

    红脸大汉的手停在空中,而后将酒杯放下。

    略微思考之后洒然一笑,再次拿起酒杯,想来只是重名而已。

    “没错,我也敬佩那关云长。”

    那红脸汉子的手又一次僵住了。

    然后放下酒杯,对之前开口的哪位客人问:

    “就那位兄台,不知你说的那关羽,可是那三国演义当中的人?”

    那人打量了一下红脸大汉便开口:

    “自然,那关于关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本是河东解良人。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其所杀,逃难江湖,后遇,刘备与张飞,三人一见如故,在桃源结义,一同出兵匡扶汉室。”

    这人说完之后,旁边还有人补充:

    “那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三兄弟结义之后,更是打造了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

    那人说完一半,突然愣住了,直勾勾的盯着那红脸大汉,以及放在桌一旁的青龙偃月刀。

    众人看到那人的反应,分分也将目光投向,那红脸大汉,乍一看没什么,可是却总觉得对方的音容笑貌,曾经出现在过自己的脑海。

    “你……你叫什么?”

    那名红脸大汉望着在场众人:

    “关羽。”

    众人大惊。

    “自云长。”

    突然有人冲进酒楼大喊:

    “那位说封神演义的小先生,在李家开的墨涟居说三国了,从头开说。”

    “哗!”

    众人纷纷起身往酒馆外跑去。

    “唉,别走啊,别走啊!”

    老板和伙计们纷纷冲出来,对离开的客人大喊。

    一名被伙计拉住的客人挣脱对方:“快快让开,虽然你的酒馆物美价廉,但是那三国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听的,去晚了以后恐怕就再也听不到了。”

    “回来,回来啊!”

    掌柜带着撕心裂肺的哭声。

    众人丝毫不管不顾在心中冷笑:虽然这是喊话的人办的不地道,但是有这么大热闹,谁不去凑还在这儿喝酒?

    掌柜的快哭了:

    “你们还没结账呢!”

    众多离开的客人脚步一顿而后跑的更快,没离开的扫了一眼四周心想。

    “唉,这三国虽说我听过点,但是没准今天会说之后的呢。”

    而后全都不动声色的站起来离开。

    最后只有那名为关羽的红脸大汉,从怀中掏出一块碎银起身放在同样跪坐在地上的伙计面前。

    “结账!”

    伙计愣住了,而后抬头眼泪汪汪的望着大汉。

    关羽提着青龙偃月刀慢慢离开。

    呵,一群插标卖首的不义之徒。

    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不应该承受伙计如此感激的目光。

    “客官,你那壶酒是五两银子。”

    关羽没有任何挺多,反而走的更快了,

    墨涟居。

    这是整个建安城最大的酒楼。

    他幕后的东家也是整个建安城最大的家族李家。

    墨涟居虽说是李家开的,但是酒菜却并不贵,因此一些平民百姓也吃得起,往日里或是想改善伙食,或是想宴请宾客都会来此。

    而一些富商以及建安城的大官也会来这里,他们倒不是在乎吃食和服务,主要是卖给李家一个面子,毕竟在哪吃都是吃?在李家的产业里吃不是更好。

    今天墨涟居比以往更加热闹。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来了一个新的说书先生。

    营州那位说封神演义的先生。

    小先生身姿挺拔,相貌俊秀,一脸英气,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对方肩头那一只十分有灵性的小白狐。

    小先生要在这里说三国的故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建安城。

    这是李家有意放出的消息。

    眼见宾客已满,酒馆掌柜的,赶忙吩咐将好酒好菜摆上说书台上的桌子。

    而后十分客气的告诉项小二人来的人差不多能否开说?

    若是其他说书先生以他的地位自然就直接下命令了,可是这回不一样,不提示自家二公子亲自送过来的,就提对方是那说了封神演义的那位先生就不是自己能够得罪的。

    有本事的人到哪里都吃香。

    项小二是一个有着优秀职业素养的人,人家好酒好菜都上了,自己自然不能再拖延,于是点头示意伙计和掌柜的退下。

    而后一拍醒木。

    “啪!”

    这故事就开说了。

    “小子姓项,在家中排行老二,老人常说贱名好养活,诸位看官可以叫我一声向小二,也可以叫我小先生,当然若是项公子也可以,只要不项姑娘即可。”

    不咸不淡的开了一个小玩笑,引来了在场众多宾客们的欢声笑语。

    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边说书边互动的先生,一时间全都对这位名声远扬的先生接下来要说的故事十分期待。

    项小二也没有卖关子,直接点开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雄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惲、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