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官话和悬红
吴文正看着张子健的文稿,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逐渐眉头轻轻皱起来,几分钟后放下文稿,扭过头看了看张子健笑了。
“子健看来你对工业园区的建设很有些想法啊!”吴文正笑着说道。
张子健笑了笑说道,“其实这也是我和一些当地干部,经过一番实地考察,最后得出的结论,希望县里面能够慎重考虑!”
“这样啊,子健要不这个先放我这里,然后我再考虑考虑!”吴文正沉吟了一下说道。
张子健听到这几句话心中暗暗一沉,看来这份报告恐怕要搁置了。
官场上有些话你得反着听,尤其是领导的话,苹果还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领导的话唯命是从,尤其是对领导们在大会小会上布置的大大小小的任务,一一落实。
虽得了不小的表扬,但一段时间下来,直累得身心憔悴;同事们也半真半假的开玩笑说是好一个马屁精。
最让人不懂的是:有时,你照领导的话去如实贯彻的话,也并不讨领导的好,反说你“教条主义”;即使领导们口头上说你好,而一些实惠的东西诸如“评优”、“晋级”之类的好处却怎么也轮不到自己头上来。
这一切不由让我困惑:这领导的话是听还是不听?要怎样去听?
好在不久,一位与我同时参加工作的朋友悟性好,很快悟出了其中的蹊跷:领导在台面上说的话是不一定要句句去听的,绝对不能把它当真理!
“有的只是一些场面话,听了就听了,你就不必把它当回事!”朋友说。
开始我有些不相信,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果然一一印证。至此,我为以前的天真羞赫不已。继而发现,有些没有说出的话反而是最重要的,能听出话中话才是真工夫!
海明威用来形容小说的冰山理论在现实中有很多地方尤其在“官场”可以派上用场:领导们说出的话只是“冰山一角”,那藏在大海底下的冰山才是他们的真实意图。当然,要领略大海底下冰山的无限风光,那可不是下一般的工夫就可以做到的。
无疑,作为“冰山一角”的“场面话”是一个很有嚼头的词,不妨细细一品。
从字面上可以这么理解“场面话”:场,现场;面,当面;场面话就是有身份的强势人群(如领导)在现场面对弱势人群(如下级)所说的话。
有资格说场面话的人在相对意义上说必定比听话人要高一个级别,否则就不可能称之为场面话。
一个“面”字界定了“场面话”是“面子”话,是有身份的人说的话,一般人是没有在某种场合说话的面子的。
因为是有面子的话,所以场面话都是能上得了台面的话,能摆在桌子上来说的话,能摆出个一二三四五条理由、能拥有甲乙丙丁戊个根据的话,是言之凿凿、条条是道、句句在理的话。说话的人正襟危坐,一脸严肃,话儿一路滔滔,一泻千里,酣畅淋漓;听话的人一表正经,洗耳恭听,格外认真。
然而,场面话听得多了就会发现:场面话是可以不去执行的话,是敷衍的话,是不受监督的话,是“官腔”。它可以是兑现的,也可以是不兑现的;它可以是认真的,也可以是搪塞的;是可以马上要去做的,也可以是永远也不要去做的。
场面话是一个面团,可以任说话人根据自己所需揉来揉去,想捏成怎样就怎样;它会变着法儿自圆其说,让你永远相信它所说的话是对的。
如果不用事实去核对衡量的话,场面话可称之为永恒的真理;一旦用事实来检验,场面话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因此,说的比唱的好听是场面话的典型特征。
场面话看起来只是“嘴上功夫”,但因它出自具有公共资源分配权力的人群,其“杀伤力”绝不可等闲视之:场面话说多了,必将言而无信,行而无果。
直接的恶果于民众而言,是诚信的丧失和欺骗的横行;于政府而言,则是社会公信力的丧失。
刚才吴文正说出的那句话,无疑就是场面话,他不想正面拒绝张子健,于是拿出了再考虑考虑的法宝。
至于是不是真的考虑,只有他自己知道!
张子健又跟吴文正聊了几句,起身告辞了!出门抬头眯起眼睛,看看了天空中好大的太阳,重重吐出一口气,心里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看了看时间,向着县委那边走去,他准备去拜会一下高昌平,看看高昌平有什么想法。
来到县委才知道高昌平今天不在,又准备去孟春晓那里坐坐,可是他们就像商量好一样,全都不在。
来得挺不是时候,张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