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算一个最好的选择。
在A股上市的话,目前A股市场某些机制并不完善,而且审批制度也很繁琐,从企业的创立,到历史的发展,到财务的状况,经营的水平,再到盈利的能力等等,需要层层审批。
去米国上市,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首选,但未来本国企业在米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
所以马光明觉得,等过两年再提公司上市的事情,而且,最好选择香港。
米国不作为选择项,A股更是不能,毕竟A股上市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股权与控制权是一致的,互联网公司之所以选择到境外上市,是因为很多互联网公司实行的是AB股权制,保证了公司的创始人在股权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能够继续掌握公司的控制权。
所以,香港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聂小容汇报了一下她那边的工作,很多工作早已经完成,只是超市因为还在纸面上,所以一些供货商也只是草签了协议。
“告诉这些人,我们安东区的广场年底就可以开业了。”马光明想到安东那边的改造进度,提议道。
“只是安东那边目前还不是大明广场的名义,现在我们说出去,只怕会泄露风声。”聂小容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毕竟安东那边的商场,徐大雷还拥有一些股权,名义上也不是大明集团的产业。
马光明一想,聂小容这话也有道理,还是等等再说,于是说道:“你考虑得更周全,按你的意思办。”
“我建议还是要跟一些供货商签订正式合约,由大明商业公司对超市背书。
”郑亚军提议道。
马光明想了想:“同意!”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能够广泛采纳不同的意见,也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备的条件。
“能不能选择收购一家超市,先把牌子打出去?”孙希宁提了一个问题。
收购?
马光明摇摇头,觉得不太可行。
倘若是收购一家已具规模的超市,要想劝动对方出售掉会下金蛋的大母鸡,只怕不开个高价是不行的,而大明超市目前所有的资金来源都是大明外卖网站提供的,换句话说,如果要分清楚的话,大明外卖才是大明超市的唯一股东。
大明超市现在还只是纸面上的存在,也不需要花太多的钱,所以外卖网站的那些投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但要大笔的投入,那些投资人只怕就会有看法了。
但如果只是买一家小的超市,又不足以打响大明超市的名头,毕竟,大明超市的定位是大型商超。
“不妥!买大的太贵,买小的无意义。”马光明敲下一行字,发了出去。
突然,他又想到了一个新的意见,赶紧输入:能否找到合适的商业大楼,出租一个?
既然买下一个现场的超市不现实,那么不如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租的话比起买下大楼,要便宜不少钱。
现在安州正在向南向东拓展城市版图,想来一定有一些商业地产,就像茂盛大厦一样。
只不过茂盛大厦是写字楼,不能搞大型商超。
“这个想法不错!”郑亚军回了一句,表示赞同。
过了一会儿,孙希宁回道:“好的,马上就安排人去四周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大明超市可以租商业大楼,那么,大明广场能不能租呢?
马光明突然想到,一些商业综合体就是走的两条路线,一条是硬资产路线,公司下属的商业用楼都是自己的,产权归属于公司所有,跟一些商家合作之后,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和租金来盈利。这样做的好处是硬资产会保值增值,而且是企业的稳定盘;弊端是花钱太多,不利于极速扩张。
还有一条是软资产路线,就是跟一些商业地产合作,他们建好楼,交给大明集团来经营商业综合体。这样做的缺陷是收益减少,但好处是投入少,利于扩张。
原先马光明是想着一座一座大明广场盖起来经营,但这样的速度实在是太慢,搞了软资产,就能一下子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能够迅速在各地布点。
现阶段很多三四线城市都没有像样的商业综合体,而那些大公司的目标都在一二线城市,他们看不上三四线城市的市场,生怕自己将商业综合体开到小城市去,丢了自己的份。
或者他们的策略是先站住一二线大城市,等市场饱和之后,再大举进军小城市,凭借着雄厚的资本和名气,自然无往而不利。
但马光明的想法却跟他们截然相反,要趁他们的战略目光还没有垂青三四线城市的时候,大明广场就先行一步,抢占市场。
一二线城市的市场虽然大,但架不住三四线城市数量多啊!
老人家当年选择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大获全胜,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