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章 负心负义怎知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怎么感觉反倒越描越不清楚呢。无奈之余,阿康只得安慰自己说,人家是大英雄,豁达着呢,自己又何必放不开。只是总觉的这几日来,萧大英雄的脸色有几分阴郁和抹不开,莫非是小女子多心了?唉,还是丢开作罢。

    依着阿康的想法,最好能在离开大宋之前,带着乐儿把汉地的名山大川顺路玩个遍。于是就捉摸着按照杭州、苏州、扬州,黄山、泰山、长白山的顺序一路游玩过去。萧峰对她这个计划倒是无可无不可,只要阿康心情好、身子无碍,他们大可信步游来。

    到了西湖边上,阿康已认不出这是她曾经深爱的、有如人间天堂的杭州。即便是西湖,也还不是她曾经熟悉的景色。阿康本想唤个舟子,带他们游湖,看看后世著名的白堤、苏堤。哪知舟子听了个糊涂,说是白堤就有,这个苏堤,可没听说过。

    阿康这次真的有几分着恼了——诗词作者她记错了有可能,可是苏堤白堤这么有名的景点,又是在她之前旅游最爱的杭州,这她怎么会记错!

    那舟子见这户人家,官人像个武夫、面相不善,娘子又神色不乐,以为有怪罪之意,故而大声争辩,又引来几只扁舟,悠悠而来。阿康见他弄得这么招摇,心下不喜,于是问道:“唐代白居易白大人修的是白堤,那本朝的苏轼苏东坡苏大人修的,不叫苏堤么?”

    几个聚过来的舟子闻言大笑:“小娘子哪里听来的?我们苏大人在领人疏浚西湖,哪有修什么堤!妇人就是妇人……”

    阿康听了,不由羞了个满脸通红——原来这次是记错年代了。

    被这些舟子一笑,阿康也不好意思再搭他们的船去游湖了,觉得有几分扫兴。萧峰恼这些舟子轻薄,若非他们全不是江湖中人,恐怕萧峰就要出手教训了。

    正这时,就听款款桨声,一页扁舟划到近前。船上立了一位身着长衫、须髯清姿的中年男子。这只小舟也是刚刚舟子喧嚷的时候就靠近前来的,想来船上之人已把前因后果听了个大概。那中年男子起身对萧峰一拱手,道:“这位兄弟可是初来杭州?”

    萧峰忙还礼道:“北人萧峰,初到贵宝地,还请先生指点。”

    那长衫男子笑道:“不敢当。四海皆兄弟,小兄弟若不嫌弃,可带家眷上船同游。让苏某略尽地主之谊。”

    萧峰见此人目光清澈、真挚,不似狡诈之辈,回头望了望阿康。见阿康神情,知她亦无异议。便向那位苏先生称谢后,带了阿康和乐儿上了船。

    这位苏先生对此处的美景、典故很是熟悉,扁舟行过处,指点江山、妙语连珠,好不快活。沿途风光本是秀美,再有此人物同游,实在是乐事一桩。一路聊下来,就连萧峰都不禁在心中暗暗惊叹:这苏先生不仅博学才高,更是豪放豁达,想不到读书人里竟有这等人物。

    小乐儿更是在小舟上奔来跳去,一会儿看景色、一会儿叹新奇、一会儿听典故,玩得不亦乐乎。当苏先生和萧峰由西湖的名胜聊到典故史话、又聊到三国两晋、五代十国,直至练兵、骑射时,小乐儿已经在船上来来回回跑了八十多趟了。小孩子的兴奋劲还没过,可总算是觉出累了,于是挨在妈妈的身边,倚在船舷上,望着远处的山、近处的水。静下来的乐儿忽然意识到,妈妈似乎并不像他这么开怀,难道妈妈还在因为刚刚那些船家的话而不悦?乐儿一骨碌扭过身,抱着妈妈的胳膊问:“妈妈,你不开心么?是为了没看到那个‘苏堤’么?”

    阿康摸摸乐儿的头,瘪了瘪嘴,叹气道,“有点吧。也不全是。”

    乐儿听得糊涂,哪里肯依,摇着妈妈的胳膊,定要问个明白。阿康又是一个长叹,道:“跟你说这个,也不知道你能明白几分。既然你想知道,就说给你听,谁晓得你以后会遇到些什么,能让你多懂几分,总不吃亏。

    “妈妈最喜欢的一首词,就是这里的苏大人写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古往今来,有文采的人多了,堪称千古绝唱的也有不少,妈妈却最爱这一首。因为不论身处怎样境地,这首词总会提醒妈妈,做人要豁达、坚强、洒脱。

    “乐儿你知道吗,多少辈以来,咱们汉人眼里的有出息,就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却又有几人明白,当官就离不了弄权,到最后,不是失了本心,便是丢了性命。有人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宦海沉浮,一样的可怕。这位苏大人,好文采、好性情,好人品,并能坚持本心从始至终,甚为难得。先帝在位时,朝中大臣由政见不一而分成新旧两派。最初两种政见虽是各有利弊;但提出两种政见的大臣都是一心为国为民,对彼此的人品学识尚颇为认同。等到后来拉帮结派的人,却多为利益驱使,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这位苏大人便被人揪住几句诗词、牵强附会的扭曲成讥讽新政,就这么因文字而无辜入狱。好好的一个诗人,被关了几个月,期间几次险些被杀头。如果不够坚强、不够乐观,恐怕人早就疯了或是自尽了。

    “乐儿,人这一辈子,什么事都可能会碰上。可能最不可思议的,是你平日里熟识的人,忽然露出了无比卑劣、狡诈的本性;也许最难熬的,是来自周遭所有人对你的否定。

    “乐儿,妈妈不求你将来能闻达于诸侯,不求你能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妈妈只希望,能教你明白是非对错,何为当为、何为不当为。这样不论你将来遇到什么事,你能够心下坦然,如此便能多一份从容面对的勇气、多一份洒脱的力量。妈妈只愿你能一世平安、快乐,俯仰无愧于天地,如此便好。”

    阿康抚摸着乐儿的头,斟酌着、缓缓道来,却不知这年幼的孩子究竟能听懂几分,故而嘴边虽噙着柔和的笑,眉心却不由微蹙。此时的阿康却不知,自何时起,苏先生和萧峰的交谈已是停下,二人都是静静的听着这年轻的母亲,对孩儿的谆谆教诲与对这无常世事忧心。

    阿康见乐儿瞪着对大眼睛,望着她愣神,心下一紧:坏了,莫不是把孩子吓到了?阿康连忙捧着乐儿的小脸,很是认真的说:“这位苏大人还有个大本事,乐儿猜猜是什么?”

    乐儿这会儿真真是已经听晕了,愣愣的晃了晃脑袋。

    一旁的苏先生这会儿心里也纳闷呢:大本事?这说的是哪一个本事啊?

    阿康捧着儿子的小脸,一本正经的说:“听说这位大人很喜欢做菜。其实不做官、做个厨子、开个饭馆,也挺造福于民的。唉,苏大人要是只做诗人和大厨就好了,妈妈能读到诗集,乐儿也能在这吃到东坡肘子、东坡肉了。对不对?”

    乐儿听到这里,大大的眼睛里,忧色已被一点点亮起来异色取代了,小人在想象中似乎已进入了一个美好世界,阴谋诡计的画面已被美食的幻象取代,真让人乐在其中、无法自拔啊。

    这边苏先生差点掉到湖里去,幸好被萧峰一把扶住。萧峰为这位苏先生神色变幻莫测之能大为赞叹,若不是早知道苏先生只是个毫无武功的读书人,萧大侠几乎要以为苏先生这是走火入魔的先兆。

    乐儿小朋友的运气实在是好——苏先生本来早与友人相约湖畔,而他的友人是个热情好客、挚爱美食、荤腥不忌的大和尚——于是在大和尚的力邀之下,萧峰一行人与之一同来到湖光山色掩映中的一处草庐,品尝苏先生的绝妙厨艺!

    水色山光中踏歌而行,这样的日子逍遥惬意。阿康觉得自己和乐儿一般,快乐不知时日过。为了让乐儿看看烟波浩渺的大海,阿康、萧峰决定,由山海关向东北去,直奔长白山。可是谁想到过了山海关时已是入秋了!萧峰身强体壮、内力深厚,自是不惧北地严寒。但阿康之前身子受亏大发了,乐儿又年幼,且越往北去,风越烈、越寒。萧峰不免担心此时带这母子前往长白山是否妥当。

    乐儿每日随着萧峰练功、骑马、打猎,很是快活。倒是阿康,这几日躲在车里,过着厚厚的衣裳,总是觉得身上暖不过来。每日只有刚刚吃了热食、或是喝了参汤的两三刻钟里,身上是暖的。可这个身子就像是存不住热气一般,很快那股子热劲就散了。阿康不想萧峰和乐儿担心,盘缠和红参所剩均已不多,阿康心知只有尽快赶到女真人的地界才有法子,于是尽力咬牙撑着。每到乐儿练功,阿康自在一旁活动筋骨;这是这样虽说一时是暖和过来了,但过后总会觉得很是乏力,然后那起子热气散得更快了。

    难得这一日没起风,且又艳阳高照。阿康和乐儿一同骑着的卢,晒着暖阳,跟在萧峰车旁,不疾不徐的赶着路。此时所行的官道已快被两侧草原漫过来的野草遮了大半,路又不平,坐在车里实在是颠簸。即便是骑马,阿康还是有些担心官道太窄,生怕和萧峰赶着的车擦上。阿康谨小慎微的策马,被乐儿好一顿取笑。

    正这时,忽听一声唿哨,一阵马蹄声从后面飞速赶了上来。阿康一听那急剧的马蹄声,心不由的有些慌,提了缰绳忙往萧峰这边靠,生怕被后面赶上来的冒失鬼撞着了。

    只见三匹快马想追逐着赶超上来,阿康还没看得及马上的人是何模样,只见来者似乎身着皮袍,当先跑过去的一个好似看到阿康很是惊讶,从阿康身边冲过去之后,竟还扭过头来望了望。阿康见了吓得心都快跳出来了——她生怕这位一回头速度便会减慢,紧跟着他的那两个会跟他撞做一团,然后阿康估计自己十有j□j会拉不住缰绳,那岂不是也会撞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思帝乡

    出自韦庄《浣花集》。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