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俄罗斯人还沉浸在天下无敌的莫名幻想中,他们是欧洲宪兵,是拿破仑终结者,是不可能被打败的国家。武力扬诺夫同样这么认为——当他掌握实权,将会把所有失去的都夺回来,不管用什么方法。
只是这个欧洲大国早已褪去身上那无敌的光环,就连日本也有胆子上去咬一口,虽然在华国参与下没有成功,却让人看清了俄罗斯的实力。
在欧洲东线的惨败更证明了这一点。俄军东线指挥官吉林斯基手里的第二集团军几乎全军覆没,就连集团军司令官萨姆索诺夫都自杀身亡。
西线战场上法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德国人的右翼主力在比利时和边境地区攻势迅猛,德军兵力庞大、准备充分,比利时境内的要塞没能阻挡德国战车的脚步。法国边境地区遭受巨大威胁,为了减轻自身的压力,法国人派出特使莫里斯·帕莱奥洛格督促俄国人向东普鲁士进攻,俄国人对此非常热心。
战争开始后两个星期俄国就做好了初步动员准备,到了1910年3月中旬,有六十五万俄国士兵做好了战斗准备。担任俄国参谋总长并将统率参战军队的伊凡·吉林斯基将军向法国保证,两个星期后就会有八十万俄军就会作好战斗准备。
沙皇的伯父、总司令尼古拉大公,是一位专心致志的亲法者,他向大使保证说:“我甚至可以不等我的几个军全部集合。我一感到足够强大,我就进攻。”俄国的军队数量一项处于欧洲领先地位,在欧洲,有近一百万大军应对德国的挑战,在远东和中亚,还有近六十万大军防御华军的威胁。总参谋长吉林斯基估计,动员半年后俄国将拿出三百万大军参战,一年内拿出五百万大军参战。
如果不是华国在边境地区驻扎重兵,欧洲部分的兵力还可以加强,不过对于吉林斯基来说,目前的兵力已经足够。
没有人对俄国人声称做好了战斗准备的话表示怀疑,人们只看到了俄国庞大的兵力,却忽视了其他影响战斗结果的因素。
俄国同德国和奥匈帝国有一条共同边界,延伸一千一百余英里。那时是俄国一个省的波兰,形成一块二百五十英里宽的突出部,这个突出部向西突出二百英里,在西部和西北部与德国毗连,在南部则与奥匈帝国邻接。它的西部边界离柏林只有一百八十英里。它的北面是东普鲁士,这块八十英里宽的德国领土夹在波兰和波罗的海之间。
东普鲁士由堡垒地带拱卫,意在防止俄军越过波兰边境前进。沿着维斯瓦河上游和省会柯尼斯堡周围构筑了坚强的据点。穿过东部边境就是五十英里宽的马祖里湖,成为严格限制俄国进犯道路的天然障碍。奥地利利用喀尔巴阡山脉,从克拉科夫经过伦贝格(现在的利沃夫)到罗马尼亚边境,设置了筑垒防御工事。在俄国和它的波兰省之间,在平斯克这个中心的周围,都是普里皮亚特沼泽,有三万八千平方英里的沼泽地、杂树丛和几条泥土道路。
德国的铁路系统包括十七条通向东普鲁士的路线,可以每天行驶五百列列车;这样的系统可以在短时期运送一支庞大的军队。多条支线从干线分叉到许多边境地区,以迅速调动部队应付突然事件。奥地利则造了七条铁路线经由喀尔巴阡山脉通向加利西亚,每天的运输量是二百五十列列车。俄国从主要内地城市到华沙只有六条铁路线,支线也太少,没有什么军事价值。
为了拦阻来自西面的入侵,俄国铁路的轨距比德国所用的轨距宽。边境地带故意让它成为被森林和灌木丛隔断的半荒芜荒地,未铺砌的道路下大雨时就变成一片泥浆。由此而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当俄军走近这些边境地区时,它的运动慢得象运货马车的速度那样。这种运输系统使已经转动不灵的军事机器无限的紧张。当没有准备的俄军经法国坚决要求,轻率侵入东普鲁士,以减少德国对西线的压力时,事情就将更糟了。
吉林斯基的兵力共计三十个步兵师和八个骑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