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三月初的天气,华都洛阳如往常一般,熙熙攘攘,桥梁房宇之间有柳树微摆,温暖,怡人.......
正北门坊市内店铺鳞次栉比,街边小厮喧嚣,叫卖声不停,好不热闹,街角一群年幼孩童聚在一起,嬉笑着用一缕麻绳抽动着地老鼠,鞭挞声渐行渐远。
“啪!”一只黑靴子踏步间就将地老鼠踩碎,来人魁梧的身影遮住了阳光,“府衙办事,闲人退避!”
话音刚落便有数十官差手提钢刀从街角冲出,分列大街两旁,小贩孩童则立马跑没了身影,店铺也关紧了门窗,适时间还热闹的大街此时却静不可闻。
数息过后,有马蹄落地的声音滴答传来,一四乘车马慢慢行来,停在街中唯一未曾关门的酒坊门前,立时有两名仆从模样的人单膝匍匐在车塌前,车轿的丝缎窗帘掀开,一名宫装女子莲步轻移踏在两名仆从背上,单手有一侍女扶着下得车来。
“长公主好大的派头,小民寒酸之处可不好招待啊,还望长公主莫要砍了小民的脑袋才好。”酒坊内一名三十左右的青袍男子缓慢开口,言语间讽刺意味十足,似是惶恐却毫不客气。
那宫装女子进门便听得这声,眉头微皱却也没发作,只是说道:“我这般派头也不曾将你如何,你何以如此待我!”
青袍男子撇了撇嘴角,这才从躺身的竹椅上站起身来,似是没听到长公主说话一般,道:“不知长公主有何要事?”
宫装女子轻叹了一口气,袖袍一甩便坐在了下人搬来的座椅上,“子书,世人不知你身份,所以你逍遥快活,可父王那边你怎能不予理会,朝中政务你怎能置手不管?”
她说完,见青袍男子并不答话,又道:“我此来并不强求你能回朝,只是说一声秋儿生了,你的子嗣,旁人不管,我不管,可你呢?”青袍男子怔住了,她又叹了口气,“回吧......”
说着,一众人等便离开了,留下青袍男子一人依然怔在店里,不一会儿,街边又热闹了起来,小贩的叫卖声又响起,周边店铺的门窗也打开迎客,只是这酒坊的门却再也未曾打开过,偶尔有行人望一眼也是摇头离去。
开元3年,洛阳王府失火,一婢女与一家丁烧死,与此同时三王爷一家失踪,新出生的小王子子书明不见踪影......
十六年后,昔日长公主称皇,为东晋国第一任女皇,国号天宣。
太平村
传说世间有三千世界,太平村里的人无人知道这是哪一个世界,只是不知多少年前有游历世界的大儒说过,这世界有国家数十,城池数千,凡人不计其数。
不过纵使大千世界如何雄壮奇秀,也与太平村人无关,朝出暮归,千百年的日子也就如此过了。
此处临近浠水湖,背靠紫云山,中间一小块平原就是太平村的所在了。
朝霞初现,沟渠围绕的碧绿田野之中就已有三三两两的人在耕种了,做活儿长久的人都知道,清早天气凉爽正好行农耕之事。
远远便可见得,有农夫几人在田埂上休息喝茶水,
“老王头,听说了没,徐家那徐明考得了秀才呢!”
“什么?那徐老头子不是不让他进考吗?”
听得问话,那先开口的人嘿嘿一笑,“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徐明小子是自个儿偷跑出去考得,想来那小子也是个天才,才16岁,还是咱们村那么多年第一个秀才咧。”
另一人点了点头,道:“我看考得秀才也没用,隔壁村里的田地主也没见读多少书,一样收那么多租!”
“哈哈,你是嫉妒你家那兔崽子比不上人家吧!”
太平村里的人都知道,十六年前村里突然搬进了徐姓一家人,听说是北方发大水,这才逃到这太平村来的,久而久之也就定居下来了。
徐家老头子会点笔墨,通晓四书五经,几年后就当了太平村的私塾先生,但说来奇怪,这徐老头子却从来不让自家孩子考科举试,不过这徐明小子倒也精明,偷着去考,家里不给盘缠,就做生意赚了盘缠,竟然也考了个秀才。
此时徐家大院中,
“你这逆子!违抗父命,你眼里可有我这个父亲在!”厅里一把太师椅上一个年岁半百的老者满脸怒容,底下却跪着一年少孩子。两人正是徐姓父子。
“父亲!我敬重长辈,必敬孝道!但那么多年,父亲却一直不让我进考?还望父亲告知为何?”跪着的少年人不卑不亢,磕头一下说道,言辞坚挺。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此家我为长,你我之间我为父,就自当遵守父命,何来为何!”徐老头子依然怒不可遏,双目瞪大,口沫横飞!
“父亲所言不错,却太过专横霸道!我读了十年圣人之语,未曾有一句提到男儿不当心怀壮志,效命为国,光宗耀祖!父亲也不是不通道理之人!为何偏要在此事上阻我!还望父亲告知!”徐明继续质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