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员通过舰上电话(常用)或传音管(备用)将数据实时报给位于舰桥以下有装甲甲板保护地火控室内。火控员将以上数据输入十二年式火控台----一张由各种转轴、齿轮、链条、按钮构成地厚重铁桌子。
火控台左面类似打印机的距离显示仪。正不断将测距仪传来地连续数据经过复杂的数学计算,以打印曲线图的方式显示出以时间轴为基准的敌舰距离及速率的变化。其后为电表模样的风力计算器,通过分布于舰上四处测风点提供的数据,不断记录和计算风向、风力并显示出适当的修正量。
火控台中部的圆柱体乃是整个火控系统地“大脑”所在,其实就是一台功能单一地机械式计算机,可以根据本舰的速度,敌舰地方位,航向和速度来计算距离变化率和左右偏差修正量,圆柱体顶端横置的圆盘一般的装置是其用于运算并同步显示结果的刻度盘,其下方则是用于稳定的陀螺仪组件。
火控台右边是外形与距离显示仪相似的方位显示仪,用于处理并显示敌舰距离变化及其速率。其后是火炮距离计算器和弹着点修正器,主要用于根据弹着观测组提供的有关信息对火控台生成的射击诸元进行修正并显示。
火控台周围聚拢着二十多名操作手或联络员,联络员不断接收各观测点收集来的信息,并由操作手输入火控台的各个装置中,再把结果传送到各战斗岗位----主炮塔和主炮射击指挥所。
炮塔内的瞄准手根据指令调整炮塔的方位和主炮仰角----“迅雷”号前后各2座双联350毫米主炮已经全部指向“厌战”号,与此同时,装填手借助机械滑臂迅速将侧合式双层防火提弹箱中分装的弹头和发射药包填入巨大的弹膛----每座炮塔的左炮都填入了一枚六百五十公斤重的榴弹弹头和数个各重九十公斤的无烟火药药包。
确认瞄准和装填完毕后,各炮塔炮长即向位于桅顶测距仪下方的主炮射击指挥所报告“备便”,而炮术长在接收到有火控中心发送来的数据和炮位就绪的报告后,根据指挥官的命令,或是自行权衡战舰的态势,即可在战位按动发射电门开火。
收到袁锋的“开火”命令后一眨眼的功夫,“迅雷”号炮术长周俊时少校的右手拇指按下了主炮齐射电门,三万多吨的舰体登时一震,四道巨大的橘红炮焰同时向右舷喷出,轻薄的青烟被强劲的西南风吹向另一舷。
周俊时凑近面前粗长的双筒高倍望远镜,与两旁的数名弹着观测员一起屏息静待炮弹溅水的那一刻。
五秒,十秒,十五秒……
即便出膛速度数倍于音速,沉重的350毫米巨弹以抛物线飞过两万码的海面也要半分钟以上,当周俊时终于从目镜中看到那久违的四道中心为绿色的高大水柱----相对那不甚清晰的灰色舰影而言----时,聚到他下巴上的汗滴已经掉落了不止一次。
“弹着----偏右500码,左
理所当然地,弹着点与目标相去甚远,由于彼此距离和方位正处于急剧变动中,周俊时并不认为这种试射有任何意义,然而耳机中很快传来了舰桥的命令:“继续试射。”
通过火控台迅速修正了诸元,各主炮塔陆续备便,周俊时权衡时机,再次摁下电门,这次是4座主炮塔的右炮齐射,又是一小阵熬人的等待,左边的观测员首先报告:“弹着----偏左200码,右2!”
“没用的……再打三四次就要脱出前炮射界了……”
周俊时心里嘀咕着,却又不能违令,既然舰桥命令“继续”,那在下面喊“停”之前就不能中止。
修正,备便,摁电门,这次又轮到左炮齐射,等待,等待,再等待,周俊时心一揪:4道水柱覆盖了……不,只是从舰影另一侧升起……覆盖什么的,在这种情况下,未免高兴得太早了。
“全远,下6!”
司令官究竟在想什么呢?
这样做真的可以打败一眼看来就占有优势的贝蒂舰队吗?
周俊时心中的疑问,随着“厌战”号舰影一侧突然亮起的炮焰而愈加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