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
平舆城位于高地,未被洪水淹没。
赵军主将文聘善水,及时逃到了山上因此未死,也跟着江东兵投降了,而石达开,洪秀全则没于洪水当中。
平舆城下。
谢玄对文聘说道:“你乃是刘表旧将,以忠勇仁义著称,赵光义飞明主,你岂可跟着他为非作歹。如今你可说降城中兵马,让其投降,戴罪立功。”
“我也悔恨不已,早有投降之心,奈何有洪秀全掣肘。将军放心,我定会说降城中兵马的。”文聘唏嘘不已,拱手领命,催马来到城下,准备说降城中守军。
文聘正至城下,不想城门突然打开。
数骑从城中奔出。
为首一共两人,一个身高八尺,手持一杆长枪,威武不凡。另一个身高七尺,长相颇为儒雅,有谢玄,虞允文的风采。
文聘见二人面生,催马上前,喝问道:“你二人是谁,我怎么没见过!”
二人却不理文聘,催马来到汉军兵马前方,翻身下马,拱手说道:“徐达,檀道济见过将军。”
谢玄催马上前,询问道:“你们是谁?”
徐达拱手说道:“在下乃是平舆城中百姓,赵光义倒行逆施,我早就看不过眼了。原本想纠结百姓起义,奈何城中兵马太多。洪秀全领军离开以后,城中空虚,我与檀道济这才纠结青壮,夺取了平舆。”
谢玄闻言,敬佩不已,连忙翻身下马,将二人搀扶起来,说道:“原来是义士,二位不必多礼,快快起来。”
“多谢将军!”二人起身谢道。
徐达拱手说道:“将军,城中不愿投降的兵马,已经被我们制服,将军只管放心进城!”
“嗯!”如今雨季还未过去,汉军这段时间一直淋雨,而且投降的江东兵马也多少生病者,急需进入城中干燥处休息。
兵马入城以后,谢玄在城中挑选出一片房舍作为军营,让兵马休息。
兵马安置好以后,又上书刘备,讲述此次大捷,顺便询问江东降卒的安置问题。只等雨季过后,便进行汝南的安民工作。
却说周瑜,兵败以后并未返回庐江,而是直奔北部的沛国,去寻找孙策。
几日过后,周瑜抵达谯县。
谯县城外,中军大帐。
一士兵冲入营帐,向孙策禀报道:“主公大事不好了,周都督来了。”
“公瑾来了?”孙策大惊,说道:“公瑾正在汝南与汉军作战,怎会来此,你是说公瑾的书信来了吧,快呈上来。”
“不是书信,就是周都督本人,哎,主公还是亲自去看吧。”
“什么?”孙策脸色大变,连忙走出营帐。
营寨之外,周瑜跪在地上,谯县这边倒是晴空万里,只是周瑜此刻却是狼狈不堪,浑身上下既有血污,又有淤泥,贴在身上。哪里还有以前意气风发的模样。
“公瑾!”孙策走出大营,见了营寨外面跪倒的周瑜,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搀扶:“公瑾你快起来,这是做什么?”
“主公,末将愧对主公,我败了!五万大军皆没矣!”周瑜痛苦失声,跪在地上无论孙策如何拉扯,都不肯起来。
孙策一听周瑜战败,心中也是犹如九天惊雷,但他很快便稳住了,继续说道:“公瑾,你先起来吧!咱们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