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清晨,荣国府北街行人稀少。胡小四穿着青衣小帽,身材中等,手脚粗大,拿着贾环的信,昂首阔步的在胡同中走着。
从望月居绕道荣国府南街,穿过贾府外的屋舍,街道巷子,往贾代儒家里而去。
他现在是环三爷的长随,最威风的时刻就是今年五月份在宁国府一脚将宁国府的都总管赖升给踹到,绑起来。听他父亲说,已经有媒婆在问他的婚事。
胡小四鼻子里欢快的“哼”了一声,他心里烦的其实是另外一件事。他想改个名字,求了三爷一次。三爷提供了两个名字给他选:胡一刀、胡斐。他还没想好。
胡小四一路上碰到几个熟人,打了招呼,很快就到贾代儒家中。两间瓦房的小院。
此时,贾代儒刚刚起床,正和老妻在堂中吃着早饭:馒头,稀粥,配着咸菜。
他的孙子贾瑞则是一大早就出了门,前往各族老:贾代修,贾敕,贾效,贾敦的家中串联。准备今天上午一起去族学,和贾环理论。
胡小四进了屋,贾代儒的老妻招呼了一声,“谁家的小子,到家来有什么事啊?”
胡小四道:“太爷,三爷让我来给你送封信。”
贾代儒今年七十多岁,须发皆白,看起来枯槁、消瘦。今天特意穿了一身灰色的儒衫,蓝色的四方平定巾。一听贾环的名字就皱起眉头,看着胡小四,冷声道:“信呢?”
胡小四心里顿时有点不爽,这什么态度啊?将信拿出来,递给贾代儒。
贾代儒将信放在饭桌边,继续吃早饭。
胡小四道:“太爷,三爷说了,让你当着我的面,把信打开看看。”
贾代儒气咻咻的指着胡小四的鼻子,骂道:“小儿安敢欺我?”骂归骂,还是将信裁开。
他确实扛不住贾环的压力。贾环只要嘲讽他一句:小友治何经典?他就得羞愧的去死。七十多岁的人,谁担得起“小友”这个称呼?
贾代儒将信打开,读起来,脸色忽的一变,气的脸色泛红。
贾环的信中写道:“老先生执掌族学近十年之久,而我贾家竟然无一人过县试。环不才,今科登及桂榜,意欲刷新学风,重整我贾家诗书翰墨之族气派。”
这是赤-裸-裸的蔑视他。虽然是事实,但让他心中尤其的不舒服。再往下看,心中的胆气消了些,背上有些凉气。
“环也有闻,至族学读书者必先奉老先生以二十两银。然我族中早有定规,入族学无须杂费事项。老先生的束脩每年府中都有供给,这是何道理?吾未闻读书人有行此陋规者!”
贾代儒再往下看,脸上的表情很纠结。
“有感老先生数年之功,劳苦功高,以每年纹银四十年而谢之。不至令老先生衣食有优。族学之事,环一力承担。无须老先生费心。在家安享晚年。”
贾代儒看完信后,沉默着,半天说不出话来。很明显,如果他要跟贾环对着干,那他额外收取束脩的事情就要被揭发。闹出来,他一生的名声就要毁掉。
而他愿意和贾环拼死一搏的原因就在于族学塾师这个位置有收入,不然他一家三口人都要喝西北风,但是贾环愿意给他每年四十两荣养银。
这是高于京城中秀才坐馆的水准。要是他还不识趣,结果只怕不会很好。
“唉….”贾代儒长长的叹口气,什么心气就没了。他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五月份时贾蓉等贾府子弟要簇拥着送贾环离开。这少年手腕很厉害。
贾代儒正要说话时,门外贾瑞引着贾效进来,“爷爷我回来了。效伯愿意为你主持公道。”进门看到胡小四,怒道:“好奴才,竟然欺负到我家里来了。”
跟着贾瑞进来的贾家族老贾效脸色冷下来。
胡小四心道:你大爷的。但还没来得及反骂,贾代儒喝道:“混账,住口!”将贾瑞给喝的愣在原地。
贾代儒再转向胡小四,脸上勉强挤出个笑容,道:“你去回三爷,就说代儒看了信,心中有愧,族学的弟子以后托付给三爷了。”
胡小四冷笑一声,“我知道了。”昂着头,从贾代儒家中离开。他真搞不明白,一个贾府的远房,凭什么敢对身为三爷长随的他使脸子。这下自己抽自己嘴巴了吧!
你大爷的!
…
…
胡小四走后,贾瑞心里急,但是不敢质问他爷爷搞什么名堂,怎么他出去一趟,他爷爷的态度似乎就变了。
贾效拱拱手,“三叔,你有难处,我们这几房也不会看着你给环三爷欺负。族学的事情,还是你负责。”环三爷厉害,有前途。但他们这几个族老,还是要脸面的啊。
贾代儒摆摆手,叹口气,“你有心了。不能争啊。”说着,将贾环的信给贾效看。神情颓然的坐在椅子上。不想说话。
贾效看完信,沉默了一会,长长的叹了口气,“唉!”庄户人家,一年也就20两银子的嚼用。这条件开的很丰厚。在身败名裂和每年四十两银子之间怎么选择,这是不需要考虑的。
环三爷,软硬兼施啊。果然是名不虚传。
贾瑞终于忍不住,将信拿过来看了一遍,感觉给雷劈了一样,全身都是麻木的感觉。他白跳了半天,原来还是没用啊。这种无力感令他有吐血的感觉。想哭啊!
“爷爷,你不能相信他的空口白话啊?”
贾代儒心情正不好,瞪着孙子怒斥道:“你懂个屁?我还能活十年?他环三爷屋里一套官窑茶具都不只400两银子吧?”他并不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