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铉超在家里接到喜报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估计这汗血宝马可能要不到了,还是等着朱由检当上崇祯皇帝以后再说吧。
反观家中一众人等,都兴奋异常,“超少爷连中五元,我大明朝还是头一份呢。”静传高兴得手舞足蹈,话都不会说了。
范铉超驳斥道:“胡说!洪武年间黄观也连中过六魁首,英宗时期,商辂也中过三元及第,我现在才考到会元,你就有胆子敢这么叫了,下去领罚。”
一时间,屋子里兴高采烈的仆人们都静了下了,不只是静传,就连他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别人考中了贡士都是恨不得连放三天三夜鞭炮,自家少爷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反而要在这个好日子罚人。毕竟殿试不黜落,再怎么样,少爷至少能得个官当当吧。
张氏见他面色严肃,没有一丝喜色,忙道:“静传也是替你高兴,你又是何必?好了,静传下去吧。”
静传赶紧弯腰行礼,躬身退出。
张氏又摆摆手,红菱和紫竹也领着人退下,惊蛰看一眼范铉超,见他没什么表示,也带着人下去了。
张氏让范铉超上前来,拉着他的手问:“今天报喜的人还没来,我就见你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到现在还破天荒的训斥了静传,可是有什么心事?”
范铉超叹了口气,“娘亲,我这会元中得不妥。”
张氏挑眉,心里好笑,“哪有中了会元还不妥的?那那些每中会元的,就是好了?还有落第了的,难道要他们弹冠相庆?”
可说完,也不见范铉超脸色好转,张氏才知道他不是说笑来搪塞她,连忙问:“怎么个不妥法?”
范铉超轻舒一口气:“我和信王殿下走得太近了。”
“这事人尽皆知,你也不是和他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日前陛下才失去了三皇子。”朱由校的皇三子朱慈炅,生母是任皇贵妃,去年十月才出生,出生时身子骨就不大好,才开春就去了。
皇三子一去,朱由校膝下又没有皇子了,不但没有皇子,连公主都没有一个,全都早夭。简直像是诅咒一般。
张氏脸色一变,皇三子才几个月大,还未满周岁,虽然后来追封了献怀太子,却也改变不了事实。如此情况下,和信王殿下走得极近的范铉超的确可能让人起疑心。
殿试的主考官是天启帝自己,是个将会试成绩重新编排的过程。虽然有各位大臣先打底——毕竟皇帝陛下不识字——但如果他非要范铉超不中状元,也是手到擒来的事。
“那超儿可有对策?”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就连洪武年间的黄观也是连考十年才得了一个六魁首的称号,哪像自家儿子一样,连考连中,所向披靡。三元及第已经是天下读书人向往的最高荣誉,是文才的最高证明,若是能中六魁首,更是值得大书特书。
“考不上就考不上呗,反正我有官做。”范铉超大大咧咧地说。
张氏戳破他的心思,“你要真这么想,刚才就不会呵斥静传了。你呀,还是心有不甘。”
范铉超的确不甘心,如果是他技不如人,考不上,那就算了,可要是因为其他非考试的因素使得他中不了状元,的确是有些呕血。
但你说要他和信王撇清关系,别说现在谁信你,范铉超自己也看不起自己。而且,最重要的原因,最后当上皇帝的,不是天启帝的哪个儿子,而是信王朱由检啊!
张氏道:“就算你现在再也不和信王殿下来往,也来不及了。更何况,也会给人留下朝秦慕楚的印象,在大明朝,读书做官最重要的就是名声。名声好了,才能站得住脚跟,才谈得上做事。”
“正是如此。”范铉超点头赞同,你看现在东林党不就是如此,不管你的真才实学如何,只要你名声好、为人端正,是东林党人,就会力挺你到底。
“依我看,你这状元……”要张氏说出来,她也是心痛,对其他人来说是三年一个状元,可对贡士来说,却是一辈子一个状元,但比起这一时爽快,还是日后平平安安更重要,“还是不要为好。”
范铉超忍不住吐槽:“我们俩在这儿说了这么多,说不定到时候殿试上,一山更比一山高,就是照实来排也轮不到我。”
“不可能。”张氏断然道,“殿试的卷子不封名、不抄眷,各位大臣都走动看卷,自然能记得你的卷面内容。你在魏忠贤一案上出了大力气,老爷也常与翰林院走动,你又是连中五元,于情于理,阁老们都会把状元位置给你。”
中状元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