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收的虽没周家收的那么多,但他们家历来都不收这么多,原本还想去和他们家胡管家商量,能否匀出一些,可是胡管家说,要写信去问曾三老爷,这一来一去,差不多就两个月时间,怎么都来不及!”
胡管家,那看来依旧是胡家在这。事不宜迟,郑三婶就站起身:“多谢小哥了,还请指路胡家,我前往胡家拜访!”
“亲家太太,还是小的陪您去吧!”见郑三婶开口就说要去胡家拜访,管事的急忙要陪着去,郑三婶摇头:“不必了,不过是拜访旧友!”
旧友?管事的摸不着头脑,刘掌柜已经轻咳一声,给管事的做个眼色。管事的这才想起,传说那位三奶奶,不就是曾家的下人,这样的话,这位亲家太太,和胡管家相熟,也是平常事。
郑三婶轻车简从,只带了一个丫鬟一个婆子,到了胡家门前。瞧着胡家宅子,郑三婶不由啧啧两声,这宅子可比京城曾家下人的宅子体面多了,果真这是天高皇帝远,离了主人,这下人也就能抖起来。
婆子已经上前去敲门,走出一个小厮来,伸个懒腰就问:“这是什么人来寻?帖子呢?我们家老爷,不在家!”瞧瞧,果真是没人管束,已经公然称起老爷来了。
郑三婶细听一听,听出这小厮像是京里声口,上前一步问:“我听你口音,像是京城那边的,这是哪家的人呢,一口一个老爷?连昔日同伴来了,都要传帖子进去吗?”
这小厮是知道胡家底细的,不过因曾三老爷远在京城,下人们叫老爷太太惯了,因此这小厮也就顺口了。此刻听的旧日同伴这四个字,忍不住往郑三婶面上瞧去,郑三婶也不躲避:“怎的,连旧日同伴,也要帖子吗?还要吃闭门羹吗?旁的不说,太夫人的孝还没过呢!”
胡管家是曾三老爷的下人,曾太夫人过世,胡管家也何当穿白戴孝。虽不至于要守孝三年,但也不能穿红着绿惹眼。此刻胡家大门上,明晃晃地贴着红色的对联。
小厮不由吓了一跳,立即做个揖:“这位婶子,不晓得您是哪家的,这件事,倒是我们忘了。”
“我婆家姓郑,你进去告诉胡嫂子,就说,今日我特来拜访!”姓郑?小厮想起侯府前任大管事不就是姓郑?那么就该是他们家的人。既然都是侯府的人,小厮急忙恭敬地请郑三婶进去等候,又让人赶紧往里面送信。又端来热茶点心,请郑三婶用一些。
见郑三婶端起茶碗喝茶,又拿起点心,小厮这才道:“今日幸亏是小的在这里,若是别个,定会怠慢了。我们家老爷太太,不,我们家叔叔婶婶,都在家呢!”
侯府得脸的下人是能买得起丫鬟小厮服侍的,不过自然不能称老爷太太,年轻些的就称哥哥嫂嫂,年纪大些的就是叔叔婶婶。听到小厮改口,郑三婶不由一笑:“瞧着你倒是个机灵的,几岁了?来这边几年了?”
“小的原本也是侯府下人,不过爹娘不争气,一直没什么体面,有一年胡叔叔往京城里去,见小的还算聪明,也就回了三老爷,把小的带来湖州!”
此刻的小厮比方才还恭敬些,门外已经传来胡婆子的声音:“哪位来到湖州,还说是我旧日同伴?”
郑三婶端肃一下,款款站起身来,对胡婆子露出笑:“胡嫂子,几年不见,你啊,这日子过的真让我们羡慕!”胡婆子用帕子掩住口,仔细打量一下郑三婶才哎呀一声叫出来:“我说是谁,原来是郑三嫂,不是听说你们全家都去了扬州,你啊,可真生了个好闺女,我在这儿女缘上,差远了。”
提起嫣然,郑三婶自然满脸是笑,两人各自说了几句闲话,也就坐下。胡婆子细细打量了一番这才问郑三婶:“郑三嫂,你这来湖州,总不会是挂念着我,特地来探我吧?”
“怎的,不许吗?”说着郑三婶让婆子把送来的礼递上:“这都是些扬州出的土产,想来你们也没有没见过的,只是不好空手上门而已!”
胡婆子并没去接那礼,只是皱眉望着郑三婶:“我方才忘了问了,你闺女,嫁的人家姓什么?”
郑三婶也是个听话知音的人,胡婆子这话什么意思她一听就晓得,面上笑容没变:“我女婿姓容,我还当人人都知道呢。胡嫂子,你啊,可真不关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