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啊,今天早上看杨二哥费力的扛了一个大木桶样的东西去田里,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王三接话到,对杨大年一家老小,他从心里,是佩服的。“虽然说以前的茅草房子垮了,不过,起早贪黑的修了一个小木屋,还这么漂亮,也只有他才有这个头脑!”
“快看,杨家老二在干什么”相邻的田里,有人大声惊呼。
高高的举起一把谷子,用力的在木桶上拍打几下,然后,丢掉了光光的谷草。
“咦,这家伙,板眼多噢”有人丢了手上的千担,朝杨大年的田里走去。
有一就有二,一时之间,附近的佃农长年,全都涌向了那块干田。
“杨二哥,你这方法好啊!”王三跑得最快,看杨大年快速的打完了两把谷子,很是兴奋。
“我也来试试!”也不管主人同不同意,王三一脚就跳进了田里,接过杨子林递过来的禾把子,也学了杨大年,在木桶上用力的拌了几下,看着金黄的谷粒飞进了木桶,激动不已。
“这法子好使,我也没想到,这样省事多了。”杨大年看王三一脸的不可置信,轻快的笑道。“我只需要挑谷子回去,这些谷草,等干了再收也不迟。”
“是啊,是啊!”王三看着手痒,又一连拌了几把,还余犹未尽。
“杨二哥,我也来几把!”
“杨老二,让哥子来试一下!”
“该我了,你们都用过了,我来看看!”
一时之间,田坎上,拌桶边,围着的大男人,都当起了活雷锋,全都要帮忙打谷子。
就在杨子木发愣瞬间,兄妹们割下的禾把子都不多了。
“快割!”杨子千向哥哥们递着眼色,既然这些人想试,就让他们试过够。
“等会儿,桶里满了,我挑一挑回去多。”杨大年见始料未及蜂涌而至的人群,都争抢着要动手拌一下。他也乐得成全,连忙把拌桶腾空了,让他们去整吧。
兄妹四人割得呼儿嗨哟的,都还供不应求,这块小小的干田里,人满为患。放眼整个李家寨子,丰收的季节,自家田里没人,却都跑到杨老二家的田里了,这些大老爷们,吃错药了不成!
房前屋后,田边土角,姑娘媳妇老太婆,都好奇的打探,这是出了什么事?
“听说杨老二家折腾了一个新板眼,打谷子很省力!”
“噢,就是那个大的木桶啊”之前杨家来借锯子,知道这家人最近都在搞鼓着什么,张家媳妇想着,等晚间男人回来,让他也去看看,能得大家的青睐,要是能依样画葫芦,做几个来卖,那…。张家媳妇盘算着,心里,忍不住狂跳起来。
“杨二哥,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帮你收谷子,等你家的打完了,我借这个工具用用可好!”不得不说,王三,是这一群人中脑袋转得最快的,第一个偿试,最后一个离开,却提出来这个请求。
“都知道收谷子的期会就那么多,把我家的打完了,怕耽误你家的收割。”杨大年好心的提醒,谷子熟了,早点收回家,早放心。谁又知道,明天,会不会再来一场暴雨或冰雹,很可能,或如他的沙田一样颗粒无收。这风险,有点大。
“没关系,多一个人打,速度也快,就你家这几块田,照这个速度,要不了三天就打完了”王三心下已决定,这个风险,他认了。
既然别人上赶着来帮忙,怎么也不好意思拒绝的吧。
杨子千却想,这王三,倒是一个灵活的。
这李家寨子,家家各管各,三五亩地,都得折腾十天半个月。他们,怎么都没想到互帮互助呢?人多力量大,一到这儿,就成了空口号了。
原始的自耕农现状,原来就是这样的。
有了王三的加入,两个成年男壮力,把禾把子拌得嘣嘣响,半天功夫,收完了一块田,看得近邻田里的人目瞪口呆。
房前屋后的空坝子里,四邻都在挥动着连盖,翻打禾把子,连盖打起的“啪啪”声像鞭炮一样,响个不停;唯有杨大年,潇洒的挑着一挑挑金灿灿的谷子晒在上面,这火热的七月,出干谷子,也就只是一两天的事。
正如王三所料,三天时间,杨大年佃的几亩田就打完了。他乐滋滋的扛着拌桶去了自己家地里,朝那些眼红的邻居乐呵一笑,坦然接受着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