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听说邹晨请了讲经史的西席,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便缠了祖父许他去邹家见见那位丁先生,要拜丁先生为师。
陈老宗长被他缠的没办法,再加上那丁先生又是被文相介绍来的,想必是有真材实学。只得投了贴子,让自己的管家领着陈琦去拜访了邹家。
陈琦到了邹家之后先去拜见了邹老爷子和岳父岳母,奉上礼物后便说了自己的来意。邹正业和黄丽娘一向喜爱陈琦,听到他是来拜见邹晨的讲经史先生,便派了刘成引着他去了丁贤之处。
一进院子便看到了几株海棠花正怒放着,小七住在三层小楼里,丁先生便住在东侧楼的二楼里,楼下是书房。楼后面种了一大丛竹子,此时正长的郁郁葱葱。
丁贤之正坐在小七的书房里读书,邹家虽是新近才窜起来的‘暴发之户’,可是子弟们都是爱书的。不仅邹晨的书房里书画多,就连小七的书房里也是各类书籍齐全。丁贤之看这满满几屋的书,怕是没个几百贯是办不下来的。不由得感慨,自己仕途不得意,便给人做门客,一年所得吃喝剩下后也买不起这满屋的书啊。
而且邹家所有的窗户都是用得玻璃,透光性极好,到冬天时,坐在窗户下面读书,晒着冬日暖阳,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书房里全部用得是黑红漆的家具,屋子正中放个黄花梨多宝格将房间隔开。一进门左手边放着一张酸枝木镂雕镶理石八角几,几上摆着一个青花瓷的花觚,里面插着两枝白玉兰,清雅别致。
陈琦曾到过小七的书房几次,所以进门便往右拐,拐过多宝格,看到丁贤之正坐在临窗的红木窗楹踏脚书桌前看着一本《韩非子》。
陈琦不敢打扰,束着手站在旁边,静悄悄的等着丁贤之把书看完,直到一盏茶时间,丁贤之才抬起头。上下打量了陈琦一眼,哼了一声。
“汝何人?”
“回先生,后进乃是宛丘陈家之子,家父名讳谨,字博远。”陈琦恭谨的答道。
丁贤之唔了一声便不说话了,陈琦看到他不说话也不敢说话,就这样俩人一个站一个坐,僵在那里了。
“在读什么书?”丁贤之突然开口问道。
陈琦便恭敬的回答:“回先生,后进在跟着府学的先生们学着读经史,刚刚讲到《春秋左传,文公》”
丁贤之听到他在读左传之后才把韩非子放下,考教了他一番学问。才问他道:“因何学史?”
陈琦答道:“无史不可明智,唐太宗亦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然后又说了一番话,大意无非是想让丁先生收下他,自己休沐的时候想来听丁先生讲课。
“吾听闻,你与邹家女有婚约?”丁贤之突然问道。
一听提到了邹晨,陈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就连声音也带了那么一丝甜蜜,“回先生,后进几年前与邹家女订了婚约,……”
“吾只会讲史。”丁贤之说道,脸上露出了一丝怅然,“若是有心,以后你休沐之时可以来我这里听讲。”自己真是败落了,竟是沦落到了给两个小儿讲史的地步了吗?
陈琦的本意,便是让丁先生把他收下来,然后自己可以借机时不时的来邹家讨教学问,哪管他是讲史还是讲经,立刻喜不自胜的拜了下去,然后由祖父的管家陈忠取出了自己的拜师礼,并封了一百两的银子权做师资。
邹晨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大为愕然,这是给自己请的还是给他请的?便气呼呼的让二哥去责备他抢师之举不甚光明,实在是无耻之极,陈琦听到之后却是哈哈大笑,眉飞色舞。
邹晨除了每天学两个时辰的经史之外,其他的时间便全部呆在了理事院里。
由于最近五郎跟着文彥博去了洛阳,所以家里便断了朝堂的诋报,其实如果出钱的话也是可以到诋报的,在宛丘就有不少的官员家的仆妇是干这一行的生意。然而他们手里的诋报却总是和朝堂上的事情慢了半拍,如果拿着他们手里的诋报去分析朝堂的事情,很难分析的透。
这件事情,如果告诉了丁贤之,也许可以通过他的关系向文彥博要一份送给他的诋报抄件。只是毕竟丁贤之是刚刚到她家的,她不想因为这件事情麻烦他。
于是,邹晨便想出了一个主意,在京城开个店铺。
只是这个开店铺的人选却犯了难。
思来想去,便把主意打到了小姑夫丁启的身上。
前一段的时间,小姑娘一直和自己说豆腐坊的生意不怎么好,邹青华又和柳家的人闹了一些不愉快。这一段一直嚷嚷着不想做生意了,要回丁庄去种田,可是丁启却是极不喜欢种田的,一直坚持着不肯回去。于是现在还是俩家人守着那个豆腐店,每日挣些微薄的银钱。
想好了之后,便和父亲商量,邹正业不无不可。反正家里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