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军主力到达长平,秦赵之战一触即发。
赵王下令廉颇出战,但廉颇却死死固守城池不出。
打仗就是在比谁的国库够烧,秦国受不了,赵国同样也受不了。秦国的探子开始在邯郸散播谣言:“白起特别能打,廉颇什么的根本就不放在眼里。唯独怕的就是赵奢之子赵括,要是赵括当了统帅,白起就玩完了。”
之前赵王已经几次催促廉颇出兵,廉颇却总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根本不理睬他。眼看着国库即将耗尽,赵王终于憋不住了,下令让赵括接替廉颇之位,调廉颇回邯郸。
赵括出征前,赵王对他说了很多很多的期待和愿望,也知道赵国已经打不起消耗战了,他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又从小得父亲在军事兵法上的指点,对自己满怀着信心,几乎是刚到长平,就整顿军队,打算马上主动出击。
消息传到秦军帅帐,白起脸上丝毫不见情绪波动,依旧冷静如常,但赵承平知道他心中大喜过望。
同样大喜过望的,还有匈奴人,大王子哲都接到消息,秦赵两国陈兵长平,而赵王临阵换将,将来一个年轻的小子,他将一改死守政策,转为进攻,在秦赵打得热闹的时候,就是匈奴出手的好机会!
很快,他与左贤王带着匈奴大多数的精锐战士,悄悄潜伏在边境,随时等待占便宜。
战场上,命令前进的鼓声、秦赵双方士兵的喊杀声、兵器相撞声、还有惨呼声混成一片,赵承平站在城头,看着这一切。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与战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电视电影上的那些镜头,网游里的特效,在真实的残酷面前不值一提。
尽早结束这一切,是他现在唯一的想法。记得白起有“人屠”之名,他是否与自己不一样,对血腥和屠杀有着特别的兴趣?赵承平望着身边的白起,从他的脑海中读出的思想竟然也是:快结束吧,这一切快结束吧。
战局刚开始还势均力敌,很快,白起事先安排的一支队伍从赵括队伍背后的小路突然杀出,将赵军杀了个措手不及,赵括急忙下令鸣金收兵,此时已是伤亡惨重。
都说赵括纸上谈兵,赵承平自己反思了一下,如果是自己的话,会不会想到白起会提前两天派兵兜了那么大一个圈子,从山头绕过来奇袭?
结论是会的,身为一个与甲方、老板来回对喷过很多回的设计,习惯性的将方方面面想齐全了,不然一个没想到,就会被问住,语塞,然后就不得不彻夜加班改改改。
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还是可以随便在古代当个将军的。
第二次战斗打响,赵括派出的队伍是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秦军阵地冲来,秦弩战阵三波连射,仍有骑兵冲进秦军阵中,突然之间,秦军骑兵出现,在马镫的支持下,他们手中挥舞着长戟,收割着赵军骑兵的性命。
两方骑兵厮杀不多时,赵军的马已经累得不行,秦军的马仍有余力。战局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看着这一幕,赵承平想了想,这是乔瑜这个意外因素造成的,在正常情况下,赵军不应该败。不过就算没有乔瑜,按正常历史进程,秦军也已经从匈奴人那里学到了单边马镫,还是比赵国强些。
他又感慨,果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战争是促进发明创新的动机。
第三阵,秦军拿出全部实力,与赵军四十多万主力对战,真正实力的较量开始了。在这一场中,分明就看出来白起比赵括强了不是一个等级。
白起以百万之兵将赵军迫入山林,让赵军的骑兵优势尽失,此时赵括又接到斥侯来报,秦军将粮道截断。此时长平已断粮数日,只待邯郸派人送来粮草,如今这最后的希望也断了。
清点士兵,人数仍有数十万,但均已疲惫不堪,此时,大多数赵军的眼中已流露出恐惧,发自内心的恐惧,他们都累了,希望不要再与这样可怕的敌人交手。
其实秦军这里也支持不了太久,秦王有令,凡秦国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男性,全部送往长平,甚至原本不需要服役的人家也未曾幸免。
百万之多的士兵,张嘴就要吃饭,长期的兼并战争,对秦国的国力也消耗极大,何况突然再有这么多人的集结,粮草根本就不够数。
如果不能一举拿下长平,秦军也要饿肚子。
两边均露出疲态,得到斥侯回报的大王子哲都露出得意的笑容,转头问左贤王:
“现在,是咱们出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