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细细地跟周友平谈了谈:“是这样,虽说你们这方子珍贵,可这吃食能不能卖得好还不一定。五十两确实太贵了些,我看三十两怎么样?
周筝儿总算见识到无商不奸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这舒老爷一还价就把价钱压下去一小半。
周友平却觉得三十两真是不小的数了,他这辈子还没挣过这么多钱呢,忙不迭点头,“行,就这价吧!”
双发达成协议,舒老爷让陈掌柜去准备合同,想了想又对周友平道,“周家兄弟,既然你们把这方子卖给了五福楼,我想提这么一个条件,嗯……你们的方子只能卖给我们五福楼,这东西也不能私自做出来卖。这也是为了保证我们酒楼的特色,如此才能吸引住客人,这个道理想必你们也懂吧?”
周友平寻思了一会,觉得舒老爷说得很有道理,便是点头应了:“方子既然卖给你,这条件我们自然要遵守的,你知道的,我们乡下人,别的没什么,就是实诚,我们说过的话,就一定会做到。”
双方在合同上盖了指印后,由周筝儿口述,陈掌柜执笔,红薯粉的制作配方诞生了。
“没想到这吃食居然是红薯做的。”陈掌柜惊讶,“还真真让人吃惊。”
周苹儿在后厨教大厨做红薯粉,因为酒楼有石磨,他们像磨豆腐一样把红薯粒磨成乳白的红薯汁,过程比周家的全手工制快了很多。
一个时辰后,第一盆红薯粉就制作出来了。
周筝儿又免费送了舒老爷红薯粉蒸排骨、红烧红薯粉等几个菜式。舒老爷让大厨按菜单做了几道出来,中午免费送给客人品尝,获得了空前的欢迎。舒老爷一高兴,就送个周家一份优先购买他们家红薯的合同。
周家父女从五福楼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申时了。
“爹,咱们现在有钱了,不如先去把大姑姑家的五两银子还了吧?”周苹儿和周友平商量。
“也行,上次你大姑姑说博哥儿学里要交钱,家里正愁没钱呢。”周友平也想早些把他大姐家的钱还上,“今天我们就给她送去,也省的他们一家子为钱的事发愁。”
周筝儿姐妹不约而同地撇撇嘴,大姑姑家根本不是没钱,只是怕他们不还钱好不好。
当天,他们不仅把欠周桂香家的钱还了,连同唐氏向周成喜家借的十两银子也还了回去。
于是,他们卖方子挣的三十两银子一下子去了一半,不过背上的债务减轻了总归是一件高兴的事。
周友平除了给那两家一家买了两包点心表示感谢外,还在猪肉铺子割了三斤猪肉回去,准备好好庆祝一番。当然,还有一笔周友平和周苹儿都觉得非用不可的花销,他们一致决定花了整整一两银子给“大恩人”陈谨瑜买了一套笔墨。
回村后,周友平把一半猪肉送去老屋那边,周筝儿则去村口送笔墨。
陈谨瑜见到周筝儿很惊喜,“你好久没来找我玩儿了!”说着又懊恼地皱起眉头,“待会儿我还要写大字呢,今儿个可没法儿教你识字。”
“我不是来学字的。”周筝儿说着把手里的小包袱递过去,“给。”
“什么东西?”陈谨瑜好奇地打开包袱,“怎么给我笔墨?我有好多呢,可不能拿你的。”
周筝儿今天是一定得让他收下这包袱的,不然以周友平一根筋的劲儿,很可能把卖红薯粉方子挣的钱全送到陈家来才能安心。
“你就收下吧!这可是我给你的束脩。”周筝儿诱劝小朋友,“你不是我的夫子吗?夫子都是要收束脩的。”
陈谨瑜听着觉得有道理,就乐颠颠的把东西捧着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