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贞贞开心的笑:“光这样烤鱼也挺有意思的。”
徐妙筠跑到正洗果子的丹桂旁边,拿了个苹果也不擦干净水,“咔嚓咔嚓”的啃着,忽看到安成郡王正瞧着她,面带微笑,不由得神色大窘,赶忙跑回冯贞贞旁边背对着安成郡王坐下了,心里却想着怎么又在他跟前丢人了。
几个人玩玩闹闹的,最后总算烤熟了几条鱼,几只野鸡,鸡腿都撕下来给三个姑娘吃了,剩余的人随便吃了点东西,大家兴致勃勃的,并不觉得累,索性弃了马车,沿着林中的小道蜿蜒往山上走,一来有护卫开路,并不觉得麻烦,二来在树林中走也凉快许多。
一直到黄昏,夕阳西下,唐家别院的管事带着人一路迎过来,大家才回了大路,坐马车往别院去,自然都是觉得累的,晚上吃了点应季的瓜果蔬菜便各自歇下了。
第二日一早,唐翼然叫上安成郡王徐景焕几个人要去不远处的望仙亭登高望远,徐妙筠三个人便在别院里逛了大半日,钓鱼摘花放风筝。
第二日,唐翼然诸人又去附近的芙蓉涧赏芙蓉,因为地势险要,路难走,也没有带着三个姑娘,徐妙筠三个人便在别院里带着大大小小的丫头玩捉迷藏。
第三日,唐翼然又要去林中打猎,唐囡囡跳起来反对:“你们天天跑出去玩,我们憋在院子里可没意思,要么都别出去,要么带上我们。”
唐翼然道:“你难道也会拉弓射箭不成?”
唐囡囡只是不依,徐景焕提建议:“找个地势平坦的地方,咱们去打猎,她们也有地方玩,多派几个人保护也就是了。”安成郡王也赞成,这次出去便带上了三个姑娘,痛痛快快玩了一整天。
第四天,冯家就派了人说要接冯贞贞回去,唐囡囡哪里肯依,结果徐家也派管事来说徐润安下定的日子定下了,要徐景焕和徐妙筠回去,唐囡囡只好不情不愿的答应了,一行人又浩浩荡荡的回了城。
从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西山回来,只觉得京城更闷更热,徐家上下却都是兴高采烈地,徐大老爷请人去谢家提亲,谢家一口应下不说,还请了康王爷做媒人,十分给徐家抬面子,
大太太便商议着要多添些下聘的聘礼,一来徐润安是嫡长孙,多些也不打紧,二来也是让谢家面上有光。
徐老太太并没有一口应下:“当初苏家来下聘,是三十六抬聘礼,我们给沛凝定了八十抬的嫁妆,景焕的事咱们去晏家下聘,同样是三十六抬聘礼,晏家却提出了一百零八抬的嫁妆,如今润安下聘你要出七十二抬,不光苏家晏家脸上不好看,最关键的是你叫谢家怎么准备嫁妆?谢家讲究,一定会把聘礼都添到嫁妆里,还会再置办一份配得起聘礼的嫁妆,到时候人家还以为咱们是故意多要儿媳妇嫁妆一样。”
大太太一听也为难了,徐老太太道:“我听说谢大老爷最爱收集古籍珍本,不如把咱们家珍藏的书挑两套放在聘礼里面,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徐大老爷却反对:“当初爹在世时说好了的,那几套古书都留给二弟,二弟去世了,东西就是景焕的了,不能拿景焕的东西给润安做面子。”
这件事被徐妙筠偷偷听到,去告诉徐景焕,徐景焕自然把书送到了大太太那儿,只说徐润安的婚事重要,大太太十分感激。
她也算从小看着徐景焕长大的了,徐景焕聪慧,坚毅,甚至比徐润安还要优秀。
出于做母亲的心理,大太太对徐景焕是又喜欢又嫉妒的,尤其是徐景焕中了状元,被康王爷所倚重,将来的前程是铁板钉钉的,她心里更不是滋味了,所以想多给儿子置办些聘礼,也是彰显徐润安徐家嫡长孙的身份。
如今徐景焕出手大方,大太太反倒有些羞愧了。
徐润安的定亲礼热热闹闹的过去了,婚期定在明年开春,徐老太太和大老爷商议了,等明年三月份办完徐润安的婚事,五月份就办徐景焕的婚事,九月份再让徐沛凝出嫁,过了年再说徐静含的婚事。
至于徐妙筠,徐景焕和徐老太太谈过一次,徐老太太以为他是看中了董子澄,想着董子澄也不算外人,她又疼徐妙筠,要多留两年才是,也就没有提,老太太不提,旁人更不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