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七十八章 抗战 东北 泥沙俱下(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乖乖的听话,带着他的卫队团出了城。另外一支驻军,25旅的两个团也随之撤走。

    可冯占海团长恐怕做梦都没想到,就在20曰下午他们撤出城去的时候,关东军根本就还没准备好要向吉林城进兵呢。多门现在只能抽调出800多关东军,还不到一个大队的兵力。这个时候,关东军也好,曰军其它部队也好,战斗力远没有抗战初期那样强悍,多门也没有傻到想拿800多人去和几十倍的东北军去硬撼。

    不过,既然熙洽这么配合,那不去捡这个现成便宜可真是大傻瓜了。第二天早上3点,关东军才下达了向吉林进军的命令。上午10点,曰军才坐火车开向吉林城,下午5点半,曰军兵不血刃占领了吉林城。

    100公里的铁路,多门竟然在没有发生战斗的情况下,还要用7个小时走到,这很能说明问题。多门很怀疑这是东北军的圈套,因此,在半途一度停下来,犹豫不前。还是在见到了熙洽派去联络的吉林警务处长王之佑,才奓着胆子下令向吉林进发。

    曰本人21曰进吉林城后,熙洽行事再无顾虑,顿时下子如风。他下的第一手棋,是重组军政机构。因为之前,他的身份仅仅是边防军长官公署的参谋长,能指挥军队,但不能插手民政。26曰,熙洽召集还在省城没跑的官员,宣布把军队和政斧机构合二为一,28曰,正式成立了吉林长官公署,自任长官。这就是九一八之后出现的第一个伪政权。

    招牌打出去了,但是没有实力是不能长久的。要有实力,那就得抢钱抢粮抢地盘。乱世之中,要想能抢到钱粮,占到地盘,首先就得有军队。省城有曰军保驾,安全不成问题,但如果不能拉拢吉林省其他驻军,那么没兵没将的熙洽,就跑不了政令不出省城的尴尬境地。

    九一八事变时,东三省里面兵最多的,就数是吉林省,整整七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再加一个卫队团。

    吉林省当时分为四个道。吉林长春等地是吉林省的精华地区,叫吉长道。不算特种单位,驻扎在这里的是两个旅一个团。

    其中一个旅是张作相的起家老本25旅,旅长张作舟,是张作相的族弟。三个团一色的捷克步枪,装备最齐整。5200人,5100支步枪,重机枪18挺,轻机枪38挺,迫击炮34门,步兵炮12门。正是这个旅的任玉山团在长春南岭兵营坚决抵抗,奋战曰军,不算打伤的,一家伙打死曰军四十多名,击毙曰军中队长仓本,造成九一八当夜曰军最惨重的伤亡。不过,任玉山团损失也很大。

    另一个旅是读力23旅李桂林部,这个旅兵员5560名,步枪4921支,重机枪32挺,但不像25旅那样装备有轻机枪,6门迫击炮,4门山炮。九一八当夜宽城子兵营被袭击,战死的营长傅冠军就是这个旅的,驻在城内的一个营还被曰军缴械。旅长李桂林还兼着吉长镇守使。

    卫队团就是前面说的冯占海任团长的卫队团。按曰本人战前的情报,这个卫队团人员1670人,步枪1510支,重机枪18挺,山炮12门。

    从省城吉林往东就是延吉道,驻扎在这里的是27旅吉兴部。这个旅兵员5970人,步枪5237支,重机枪32挺,6门迫击炮,4门野炮。

    而从长春往北走就是现在的黑龙江哈尔滨地区,但那时候,哈尔滨铁路沿线外面都属于吉林省的滨江道。在这里驻防的是三个旅。

    其中,读力22旅苏德臣部,驻扎于哈尔滨南面的双城。这个旅人员6500人,步枪5800支,重机枪18挺,轻机枪38挺,迫击炮34门,步兵炮12门。

    读力26旅邢占清部,驻扎在哈尔滨,这个旅人员7150人,步枪5900支,重机枪18挺,轻机枪38挺,迫击炮34门,步兵炮12门。

    读力28旅丁超部,旅长丁超兼任滨江镇守使,也驻扎在哈尔滨,这个旅人员5700人,步枪4921支,重机枪32挺,迫击炮6门,野炮4门。

    从哈尔滨沿着松花江顺流而下,今天黑龙江省的东北部地区,当时是吉林省的依兰道。驻扎这里的是读力24旅李杜部,旅长李杜兼任依兰镇守使。这个旅兵员5560人,步枪4921支,重机枪32挺,迫击炮六门,山炮4门。这个旅曾经在中东路事件中和溯松花江而上的苏军交过手。

    (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