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米内光政等人反对战争扩大化还有这更深层次的担忧,板垣征四郎提出的那个加强与德意两国的联系,甚至缔结军事同盟的方案虽然暂时没有通过,但是支持的人却不少。米内、山本、井上等人认为,如果日本同德国缔结同盟或进行协商,不久将有诱发日美战争的危险,如果日本一旦卷入对美作战的漩涡,则是相当危险的,也是日本海军难以忍受的,因此,无论从国策上还是战略上考虑,都必须反对与德国缔结同盟。米内、山本这几个月旗帜鲜明的反对,阻止了加强日德协定提案的进一步升级,暂时将日本从陷阱中拯救了出来。
在大量地数据面前,陆军方面被米内、山本、井上等人批得体无完肤,尽管他们依然不同意与中国进行和谈,但是包括首相近卫文磨在内的很多高层已经认同了米内光政等人的建议,因此接下来的事情就成了该怎样与中国谈判,大日本帝国的底线是什么?
与中国谈判也不是一个轻松活,从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也不是没有与中国政府接触过,但是每次谈判最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次谈判结果如何日本方面没有太大的把握。
经御前会议决定,情报部门先派出一名大佐或者大佐级别以下的军官与中国政府进行有限的接触,如果中国政府对和谈有诚意,那么双方再进行更高级别的谈判,但是和谈必须要迅速,决不能与支那政府扯皮,因为帝国拖不了多长时间。
在日本高层的指示下,日军铃木卓尔中佐与宋子文的胞弟宋子良秘密在香港会面,日本方面与重庆的接触自此开始。在此以前的12月中旬,铃木中佐通过香港大学教授张治平的斡旋,曾要求与宋子文的胞弟宋子良会面,但宋子良以需得其兄子文同意为理由,予以拒绝。而此次则是由宋主动要求进行会谈的。因此,铃木中佐认为,这可能是反映宋子文或重庆政府的意向。
事实上与铃木卓尔中佐会面的并非真正的宋子良,而是由军统局的特工假扮的。对于和日本和谈老蒋心里颇有疑虑。其实从37年开始,老蒋就一直试图与日本人接触,在铃木卓尔中佐之前国民政府已经与日军进行过两次秘密谈判了。
第一次是1938年的“宇、孔秘密谈判”,这是蒋介石第一次主动要求同日本进行的“和平交涉”,而且这次双方派出的代表的级别都不低,国民政府这边派出的是新任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长孔祥熙,日本那边派出的是陆军大将宇垣一成,当时宇垣一成大将出任改组后的近卫内阁外相,可以说那次和谈是两国外长级别的交涉。
对于那次和谈老蒋期望最高,毕竟他本人和宇垣一成私人关系不错,因为蒋在“二次**”失败后亡命日本,宇垣一成曾对他给以照顾而结下友谊。 蒋执政后,曾多次派张群去东京、汉城(朝鲜京城)同宇垣一成就中日关系交换意见。鉴于沪宁、徐州失守,日军猛扑武汉,形势严峻,蒋介石命行政院副院长、国防最高会议秘书长张群于1938年5月电贺宇垣一成就职,同时提出希望可以与日本进行和谈,甚至于也以让亲日派首领汪精卫作为谈判大使。
对于国民政府提出的和谈请求,日本方面表现的并不是很积极,甚至拒绝让汪精卫担任和谈大使,宇垣在答复国民政府的新建正是这样说的:“由先生与汪兆铭出面处于第一线,则需慎重考虑。在贵国人士心目中,一听说张群或汪兆铭,会当即认为是亲日派巨头。日本人同您和汪兆铭在交涉前列对话,很容易谈拢。但贵国国民却会谴责这是亲日派干的,他们卖国求荣,反而使交涉陷于不利。”同时宇垣指名要“与日本关系不深”的新任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出面交涉。
1938年6月26日,“宇垣一成、 孔祥熙秘密谈判”以日本驻香港总领事中村丰一与行政院秘书乔辅三之间在香港举行“预备会议”的形式进行。
这次交涉日本宇垣外相对中国方面提出了六个要求:(一)承认满洲独立;(二)华北、内蒙划为‘特殊地区’;(三)对日赔偿;(四)经济合作,共同开发(中国)资源;(五)在某些地区驻兵;(六)中国接受日本顾问或其他指导者。
由于当时武汉会战烟云正急,所以急切谋求妥协,因此对于日军提出的要求国民政府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在“满洲独立”问题上对日本做出从无先例的大让步;“在内蒙设置特殊地区是可以的。”;“关于接受(日本)顾问,共同开发资源都是好事情,几乎全盘接受了日本人的条件。
只不过孔祥熙又从中国的国内局势提出了一些请求:“在条约上公开承认满洲独立,我们国内很困难,只有悄悄地逐步实行。例如,首先设置领事,凡属经济问题由领事间解决。如遇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