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国家,对于领土很是重视,不需要等国内的允许,沙俄的西伯利亚总督,直接就派兵开始镇压哈萨克的叛乱,阻拦哈萨克的人口向东迁移。
人随地走,是沙俄针对大清的一个侵略政策,人口越多,税赋的收入也就越多,乾隆年间的土尔扈特部不堪压迫东归大清,对沙俄来说也是耻辱,阻拦哈萨克的人口东迁,对于沙俄的西伯利亚总督来说,远比镇压叛乱来的重要。
想要阻止哈萨克部族的东迁,镇压叛乱只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清国驻扎在中亚三汗国的军队。对哈萨克动手,属于沙俄的内政,西伯利亚总督有决断的权力。而对中亚三汗国的清军动手,就需要国内的应允了。
所谓成也电报败也电报。沙俄国内还是有电报专线的,国内快速的情报传输,国外缓慢的情报传输,让沙俄国内,对局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远东到欧洲的情报,法兰西的优势最大,一个月的时间,英吉利一个半月左右。而沙俄要获得津口前线的战报,两个月仅仅是最短的时限,稍一拖延,三个月也不算很慢。
法兰西退出战争,英吉利独力难撑,情报显示如今正是沙俄在远东谋取最大利益的好时机,雪中送炭,虽说欧洲没有这样的谚语,但大致意思差不多的东西还是有的。
沙俄对于大清的伊犁和蒙古早已虎视眈眈,如今大清寻衅在先。对他们来说,这也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一个可以快速扩张领土的机会。
西伯利亚总督的战报到了。沙俄国内的反应也极为迅速,宣战、出兵,三天的时间就全部办妥了。
对大清宣战,沙俄这边匆忙的很,借口也没有利用微妙的中亚局势,而是利用了在津口参战的沙俄佣兵损失惨重的借口。
对大清开战,本该递交战书的,但时间上来不及,沙俄仅仅在欧洲的报纸上宣扬了一下之后。就将全部的注意力,转向了中亚一带。
对于津口的战局。如今沙俄国内还是两个月之前的情报,英俄联军与清军处于对峙之中。若是按着这个情报,沙俄大军挺进中亚或是伊犁,无疑是对津口前线极为有利的支援,弄不好清国政府就会签订城下之盟,到时候,沙俄获取的就不只是清国西北的土地了,蒙古、东北易主,都在预料之中呐!
战争的爆发,从来都不是根据正义与否的,没有一定的利益,傻子才会匆匆的开战呢!在中亚开战,如今对沙俄来说,可以利益最大化,所以不需要津口前线的战报,快速在中亚开战,已经成了沙俄上下的共识。
西伯利亚的骑兵部队,挺进的速度很快,有了哈萨克贵族的支持,有了简易的电报网络,左骡子在情报上,整整领先了沙俄半个时代,面对汹汹而来的沙俄军队,左骡子没有选择对抗,而是在大清的西北开了一道口子,将整个伊犁,都暴露给了沙俄的先头部队。
与满清朝廷不同,杨猛对于军队的主官,约束力是极小的,仗要怎么打,随意!但军队的控制权,杨猛却牢牢的抓在手中,在杨猛的意志之下主官可以随便打,一旦超出了杨猛的意志,无论是左骡子还是曾涤生,只是军队中的一个死人。
左骡子将伊犁让了出来,杨猛这边没什么意见,军队上下也就认可了左骡子的军令,战争的开启,领土被侵略是个由头,但这还不足够,没有一定数量的死伤,也很难让整个西北同仇敌忾。
杨家势力,进入西北的时间虽说有几年了,但对于西北的控制远不如西南那么的严密,在庞大的武力压制下,西北选择了低头,但反抗的势力仍在,即使有了杜文秀的黄帝衍生说,如今西北的局势,依旧是暗流汹涌的。
有些人,不能随便的杀,即使是杨猛也一样,西北的许多家族,背后就是宗教,他们选择了低头,杨猛就要拉拢、示好,无论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
西北一带真心投入杜文秀麾下的只是许多的平民百姓,大小家族势力、宗教势力,多半都选择了虚与委蛇。
杨老三针对西北的政策,左骡子是支持的,杜文秀行事不利,责任也不全在杜文秀身上,当地势力的狡猾难缠,也是致使西北暗流汹涌的原因之一。
这些事儿总要解决的,杨猛的手段就是慢慢的肃清,而开门迎沙俄入侵,对于解决这些隐患,也是个不错的机会,让西北同仇敌忾,是左骡子的任务,清剿西北的这些隐患,也是左骡子的任务,借刀杀人,是利益最大化的手段,阴险的左骡子当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借着沙俄行军的间隙,左骡子、杜文秀也在西北忙活了起来,聚集西北大小宗教势力的由头,很好找,划分地盘,就是再好不过的由头了,西北的大小家族以及宗教势力,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在沙俄军队的必经之路上,开一个瓜分西北地盘的大会,左骡子和杜文秀组织起来,也是轻而易举的。
至于这些人,是由沙俄军队来杀,还是由左骡子的人马来杀,就无所谓了,无非这些人都要去死,只要人死了,西北的百姓和教民,自然要同仇敌忾的!(未完待续)R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