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九边运筹帷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到这片鸡肋的防线上,还不如多赈济几个灾民,或许国内的乱民能少几个呢?

    崇祯对王在晋的印象,基本也就在他的战略省钱上了。使劲儿回忆也只是依稀记得,王在晋不是苏州人,就是河南人。如果是苏州人,崇祯是打算亲自去请他出山的,毕竟这么能省钱的将领真的不多。问过陈洪谧,陈洪谧确定王在晋不是苏州人,这事才作罢。

    崇祯自己找不着王在晋,就下令锦衣卫去请他出山。一同延请的,还有历任蓟辽总督:罢官归家的河南人曹文衡,消籍回乡的云南人傅宗龙,以及去年兵败,被追责戍边,还在囹圄之中的丁魁楚。如今是用人之际,哪还在乎这些人过去如何?只能说哪怕是败军之将的丁魁楚,也只能指望他知耻而后勇,以及集思广益了。

    为了保密,陈洪谧招人之前也没有提前跟他们通过消息,去归园田居的时候崇祯都是以宗室子弟之名游玩,又以避嫌的名义没有当面拜访王心一,防止被认出来。

    不管是罢官还是归隐,只要你还在苏州住,府尊相招,你敢不来?被递帖子的几个人自然老老实实来了府衙。

    崇祯没有直接出面,而是让陈洪谧向几人表达了朝廷重新征辟之意,精确到每个人,崇祯都有相应的安排。崇祯这几日在苏州也不是什么都没干。

    陈洪谧跟他们说话时,崇祯则在内室听他们怎么回复。

    当着知府的面骂朝廷,都不是傻的,谁也不会这么干。一个个又皆是心向朝廷,有心出仕。得闻起复,即便不能官复原职,也是各个欢欣,连声谢恩:“圣上英明!”

    崇祯自然心下大慰,大明的士大夫,心中果然还是有大明的。走出内室,与众人相见。

    那些官职小的,又哪里认识崇祯?

    就连王心一,当年官至刑部左侍郎,在即将接任刑部尚书的时候,因为进谏太直,被崇祯给罢官,也是崇祯四年的事情,距今有六年了。

    崇祯今年二十七,这六年既是成长,又是沧桑,变化巨大。王心一只觉得眼熟,却又不敢认。直到见到一旁的王承恩,这是崇祯贴身的太监,又不在成长期,没有多大变化,王心一哪还不明白当面是谁?

    当即激动的躬身行礼,却总算还有理智,没有当众喊出万岁。

    陈洪谧只介绍这是宗室子弟,来苏州请各位出山的钦差,明日便与诸位一同启程回京。诸位有亲眷要带到京城,留书信一封安排,让他们随后赴京便是,今夜确是要在府衙留宿了。

    心思稍迟钝的,只道是朝廷招他们是机密,所以不能泄露。心思灵巧些的,会起疑:哪里有让宗室子弟传旨的道理?就算为了给面子,派个官位高点的翰林或者内官不也一样?只有心思格外细腻的,才会从王心一的反应,判断出这位宗室子弟的身份,却也只是难以置信,不敢宣之于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