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到了冬初,因朱高炽病危,徐灏每天都要去皇宫,嫔妃们哭哭啼啼,皇后还算镇定,大抵因取消了殉葬,没有洪武年的一片愁云惨雾,好似大难来临。
老太君在乡下住上了好,不愿回京,也不许全家人过来,说是要过一个清清静静的年。
全家人为此很头疼,徐庆堂夫妇埋怨儿子不懂事,徐灏干脆连家也不回了,躲在萧家村。
国事上头,最近北方兴和守御千户所全体官兵一千人殊死抵抗七日,坚持到了多路援军赶来,使得阿鲁台的蒙古军不得不撤军,而历史上的兴和县被袭陷沦为鞑靼势力范围,现在这个河北边远县城依然是大明的坚固堡垒。
历史上,因此事朱棣再次亲征,调用驴34万匹,车1775oo多辆,车夫等235ooo多人,共运载37万石粮食随大军出征,吓得阿鲁台从兴和县跑了,避而不战。
当时诸将请求追击,朱棣命暂缓追击,有感于兴和县不易守,把剩下的人口迁到了宣府,即今河北宣化县。
朱棣深感朵严三卫的威胁,五月在河北沽源一带举行阅兵,告谕兵将:“兵行犹水,水因地而顺流,兵因敌而作势,水无常行,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取胜者,得势者也。”
为了鼓舞士气,朱棣作了一首平虏曲,让将士们传唱。七月,师至煞胡原,俘获阿鲁台部属,从而得知阿鲁台丢马弃甲从阔滦海北遁。
朱棣担心重蹈丘福深入陷没之覆辙,下令停止追击。回师途中,朱棣认为兀良哈部为阿鲁台之羽翼,遂选派步骑2万。五路并进,攻打兀良哈部。
师至屈裂儿河(今内蒙古洪儿河上游支流)。兀良哈部得知明军来攻,仓皇西逃。朱棣指挥军队夹击围歼。大败兀良哈部。九月初,回师至北京。
徐灏和朱高炽虽然都没有永乐大帝的谋略和气魄。但是他们俩都不缺乏谨慎和耐心,凭借火枪火炮和一系列的革新,如今的朵严三卫早已不成气候,阿鲁台也无法撼动边境
在对待蒙古人上头,徐灏至始至终就没有汉武帝的雄心壮志,历史经验告诉他,灭了匈奴还有突厥,灭了突厥还有鲜卑、辽金、蒙古、满清。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在积极防御的同时,积极研究开发新式武器,维持军队的战斗力,解决日渐贪腐的官场,同时连接世界增强综合国力,不敢说一定会赢得胜利,但这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初步实现工业化之前,没可能彻底解决周围的游牧民族,起码徐灏认为他有生之年不会成功。发展需要时间,尤其是从封建时代过渡到近代,至于后人会如何。那就不是他该操心的问题了。
朱高炽的病危,不可避免的令徐灏感到意兴阑珊,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已经准备彻底的急流勇退,不然很可能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大业,全家人陪着他做了烈士。
徐灏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伟人,所以也压根没有作伟人的觉悟。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也该到了归隐的时候了。
在欧洲。因阿金库尔战役,风光无限的英国亨利五世逼迫法国查理六世签订了几乎亡国的特鲁瓦和约。和约规定亨利五世有权在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娶了法国公主。
但是这位显示出作为一代雄主的智慧和霸气,被英国人称颂为一代英主的亨利五世,在他的权利和疆域达到顶峰时,却在一场战斗中死于伤寒或痢疾,不久,法王查理六世也死了。
查理六世生前打算立女儿玛丽亚公主为继承人,法国各诸侯领主也大多在国书上签了字,如今随着法国惨败,王室威望大跌,没有多少约束力了,立刻爆发了奥地利王卫争夺战。
英国这边,亨利五世年仅一岁的儿子成了国王亨利六世,由叔父贝德福德公爵摄政,在巴黎的圣但尼教堂举行加了冕礼。同时,逃亡布日尔的王太子查理也宣布继承王位,自称查理七世。一时间,诞生了三个法兰西王国。
而这位查理七世,正是那个坐视力挽狂澜拯救了法国的民族英雄圣女贞德被烧死的国王。这位备受指责,公认是个胆怯、散漫而又轻率,配不上国王封号的二十岁年轻人,既生不逢时,也无雄才伟略。
但查理七世最大的优点是善于抓住一切机会,也具备一位政治家的厚黑以及无情无义,他为法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赢得了百年战争,也打下了法兰西的强盛基础,尽管世世代代备受后人指责。
就是这么一个被人瞧不起的青年,从被废的王储到国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