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的规定,中国一共可以拥有6万吨航母吨位,在废弃“希望号”后,除去已建造的1.5万级的“黄海”号和2.5万吨级的“北海号”后,仍然有2万吨空闲吨位,因条约本身所采用的英吨较公吨为大(差不多可以挤出1000吨来),实际剩余的吨位数量富余2.1万吨。<-》而且,由于条约明确规定单艘航母最高吨位不能超过2.7万吨,但为了避免浪费,允许日本等国将未完工的主力舰改装成航母而突破这个2.7万吨的限制,是故为了公平起见,会议也给中国留了后门,允许中国为其中两艘航母进行装甲强化,单舰防护吨位不超过2000吨,将这些要素累计起来,仍然可以再建一艘排水量与黄海号一模一样的新航母。
光从名称和吨位上看,虽然东海号、黄海号是同一个级别的军舰,外观也相差不多,但其实内涵相差很多,得益于德国设计团队的融入,最后设计完工的东海号与黄海号相比,结构更趋优化,布局更为合理,虽然载机量减少了8架,但飞行甲板的防护力却高了整整一个级别,最高速度也较黄海号要快1节。中国既然以航母发家,自然也要防备别人的飞机前来攻击,实验结果也验证了在安装完飞行甲板装甲后(用35mm的装甲钢覆盖前后升降机之间的部分),可以有效抵御200公斤以内的航空炸弹。
只是。对东海号的建造,舰队派并不是很热心,在舰队派看来:航母派在拥有了黄海号、北海号后,总吨位已达到了4万吨,再加上希望号实际上仍可以再支撑几年,建造东海号的迫切性并没有到十分紧急的地步。考虑到从美国购买的4艘萨拉托加级战巡要到1927年以后才能入役,舰队派希望利用这个空档期加紧建造其余水面舰艇,以进口增强水面舰队实力,特别是各国海军兴起了条约型巡洋舰研究、建造热潮后(排水量小于1万公吨,主炮口径小于6.1英寸)。舰队派对此也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在中、德有关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条约型巡洋舰的设计图同样也拿了出来。按照舰队派的逻辑,国内船台就这么多,有能力承揽大型军舰的熟练工人短期内也无法冷,已基本得到满足的航母派应该为舰队派让下路。在海军高层中,由于舰队派占了多数,基本上也是认可并支持这种要求的,而且看上去“合情合理”。
不过。航母派并不认可这种观点,他们一是认为仓促之间拿出来的条约型巡洋舰设计并不合理。而设计不合理的原因在于定位的不合理,今后的海战即便不是纯航母之间的对攻,至少也要考虑航空作战的因素,条约型巡洋舰最大的用处在于保护航母和前导侦察,他们据此认为这份设计中火力优势过大,而对航速、防御和对空能力考虑过少,完全是仓促中拿出来的半成品;二是认为海军已有了4艘8500吨级的福建级巡洋舰,搞万吨级条约巡洋舰未免有作用重叠、资源浪费的嫌疑,等4艘萨拉托加级战巡归国后。迫切需要与此相匹配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这些军舰才是当务之急,不过考虑这些军舰所需要的船台与航母之间差异较大,完全可以同时开工,丝毫不影响东海号的建造——只要能保证船舶用高张力钢就可以了。
由此引发的争论使得双方一直街不下,几个月来官司从海军装备部再打到总装备部乃至大本营,依然无法解决。好在船台最快也要9月份才能空出来,双方还有的是时间扯朝鲜战事爆发后,彼此注意力都转移到了作战上去。一时间倒没人过问这件事。现在汤芗铭这么一搀和,算是把事情直接给捅破了。本来说这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偏偏现在的背景正好是航母编队全歼关东舰队,借这个机会旧事重提用于“支持”建造东海号的理由,在萨镇冰耳朵里,很有忻火打劫的味道,他的脸当场就有点拉长了。
不过,萨镇冰脸色难看与否汤芗铭不在乎,他只知道,总装何部长是坚决的“航母派”,而海军作为总统直接分管的军种,何总长的意思必然就代表了大总统的意思,只要总统满意,他完全可以不鸟“思维蒋”的萨老头,而总统方才的神情也说明了这点。他在心底暗自庆幸,现在看来,刚才这番话算是说对了。
听到这番话后,何峰就笑了,他当然明白秦时竹坚持把汤芗铭安插在海军中的用意所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