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9【大秦帝国(二)】
其实不然,真是的情况,个人愚见,也许是为了缓和当时秦国当权统治者和诸多王公贵族之间的间隙。
商鞅得罪了太多的本国王宫贵族,如果不杀商鞅,难以平他们的愤怒!
从古至今,穷人和富人的利益,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诸多冲突,,商鞅变法,穷人的利益得到了提高,却殃及了富人,权贵的利益。
以前,战场上,不论你当兵的,怎么立功,立多大的军功,就算你活下来,混到最后充其量是一个老兵,而农耕者,不论你怎么努力的去种地,最后,一年下来,你依旧只有那么点收获,其余的,都会成为国家的……
勤耕者不能温饱,当兵者立功无赏!如此下来,军士、农夫,还哪里有什么积极性了?如此一来,国力也将会越来越虚弱,泱泱大秦,最终,只能沦为一个弱者的国度……
秦孝公被商鞅的一番话,感动的泪流满面,他明白,国力想要强盛,就必须有所改革……
因为当时的官府,朝令夕改已经是惯例,所以,公信早就失掉了……
商鞅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立木取信”!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于是就在首都的集市南门树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做到的人就给他十金。百姓们认为奇怪,没有一个人敢去搬动木头。
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
有一个人搬动了那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用这个方法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商鞅公布了法令。
商鞅变法,最终虽然让秦国强盛起来,但是,触及了权贵们的利益,最终,商鞅被处于极刑——车裂之刑(既五马分尸)!
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造反商鞅被处死……这说明了什么?
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权力面前,正义是无力的,罪名到底也只是个借口?
还是……任何改革必将遇到既得利益集团的疯狂反扑。你占了人家的房分了人家的地,人家能乐意吗?所以什么菜刀、砖头、臭鸡蛋之类的都朝向改革者而来?
还是……无论改革成功与否,改革者的下场必不会很好,除非你是最高权力者。只要你不是最高权力,结局往往惨淡,失败了你就是当权者的替罪羊,成功了就是狡兔死走狗烹。先秦的商鞅吴起,北宋的王安石,朱明的张居正,满清的康有为,而今的朱总理,好的黯然下野,差的身首异处,甚者灭门亡族,奈何奈何!
还是……利令智昏,作法自毙。一个知道急流勇退的人才是真正的的智者,商鞅尚未失势之前,有人就提出让他趁着秦孝公宠爱辞官回乡,或可保一世富贵,商鞅不听,最后五马分尸。假设他能低调一些,纵然无权,也可保得性命,贪恋权利,反误了卿卿性命,天也?命也?
也许都有,当然,商鞅死前,曾经说过……
“如果我一人之死,可换天下太平,吾虽死无憾……”
也许吧!商鞅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后来,商鞅虽死,可他的变法行令却推行了下去……
秦国后来举用贤才……国力越发强大,为不久后,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
当然,大秦帝国可以做到一统天下,再后来的灭六国大战中,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因素……
其中,连横破纵,亲远打近这一招,十分高明……
亲远打近,这一点非常好理解,七国分部在一个大板块上,秦国总不能隔着一个相邻的国家打远处的国家吧,这样,万一他们突然背叛盟约,抄了大军的后路,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而亲远打近这一招,就能让秦国先打掉邻国,和远处的国家结盟,即便他不帮助自己,起码不至于帮助对方,和自己为敌……
而连横破纵,这也是至关重要一点。
当时的秦国太强大了,让其余的六国,都开始有些担心了,为了不被秦国一一吞没,他们只能联合起来,而从整个的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