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人而言,希望,究竟源于哪里,无非是那将至而未至的未来。
但也并非活着等待就可以,而是这未来,多少总得包含一些未知的不确定,包含意料之外的体验,或者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
一望而知的未来,没有选择,没有未知,这样的未来只会令人绝望,而谈不上希望。
对NEP大区的一千万贫民而言,定居点的生活,恰恰就缺少这样一种至关重要的元素,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仍能活着,暂时(几乎)不必直面可怕的死神,人生轨迹却几乎完全由管理员来决定。
何况就连这样的波澜不惊,也未必会一直有。
经历过好几次变迁的民众,哪怕没有智慧,也有经验,对未来可能发生一些什么,并不难猜到大概。
这种情形,对沉浸其中的贫民,显然不是一种有利的状态。
贫民的情绪,方然并不关心,但他却得关心一个个定居点的运转,这关系到“提供人才”之目标的实现效率。
一个死气沉沉、行尸走肉的社会,不论规模大小,显然并不利于人的学习,成长,进而也很难为麾下的科研机构提供足够数量与质量的人才。
身为管理员,这是必须认真对待的情形。
思虑再三后的对策,倒也很直白,简单来说就是“借鉴历史的经验”。
NEP大区的情形,单看定居点,极少数统治者把持一切,无数贫民则得过且过,见不到一点对未来的憧憬——这种态势,在人类世界的漫长历史上,其实司空见惯,统治者的应对之术也大致仿佛,沿袭千万年而不绝。
教育,充实民众贫乏的头脑,正适合应用于这种情况。
过去曾认真思考过,对教育,乃至教育的作用,方然一直持谨慎的怀疑态度。
却没曾想在这样一个时代,自己却也得拾起这屡试不爽的精神武器,稳定治下贫民的心态和情绪。
那么从何开始呢,一方面并不擅长于此,另一方面也不想耗费太多资源,方然将其交给ASA、随便从“人类知识数据库”里拼凑些初级考核内容,营造一套没什么用处、逻辑却自洽的体系,在若干定居点进行小范围试验。
教育,不管过去是什么样,为有利于自己的长远目标、安抚贫民,方然的实践策略则是简洁精炼,一发入魂。
说辞的核心,集中在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必定思考过的问题:
人类,人类文明,为何会从旧时代的“Old_Golden_Days”,一下子落入今天这样的局面。
“是因为无知,愚昧,一切傻里傻气的愚蠢行为。
正因如此,世界才会崩坏,核弹才会当头,无法无天的统治者抛弃了一切人间法则,坏事做尽,结果自取灭亡,整个世界都被机器军队和辐射尘埃所充斥,只有在阿达民治下的定居点,极少数人类中的幸运儿才得以拯救。
为今之计,为早一天重返外界,恢复旧时代的文明之荣光,所有人都必须荡涤心灵、洗脱邪念,过起清贫而勤勉的生活。
节约资源,钻研技术,为人类延续而不懈奋斗,直到迎来文明复兴的那一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